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试论开流水泥磨隔仓板的适宜位置
被引量:
2
On Proper Location of Diaphragm in Open Circuit Cement Mill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根据粉磨动力学指数方程式,从Qt和t的变化过程中,找出了确定隔仓板位置的基准点,据此以斜率为基础,推导出计算式,并将该式应用于开流水泥磨上,得出两合和三仓磨的斜率数值,用以确定隔仓板的具体位置;至于其它类型的球磨机,均可参照本文所述原理,同样会求得相应的具体数据。
作者
宋天民
机构地区
天津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
出处
《水泥技术》
1998年第5期10-13,21,共5页
Cement Technology
关键词
粉磨动力学
隔仓板位置
球磨机
水泥磨
分类号
TQ172.632 [化学工程—水泥工业]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3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9
参考文献
2
1
宋天民.
试论粉磨动力学指数方程式常数与参数间的关系[J]
.水泥技术,1997(5):9-11.
被引量:6
2
宋天民.
试论开流水泥磨的粉磨时间[J]
.水泥技术,1996(4):7-10.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
1
1
宋天民.
试论开流水泥磨的粉磨时间[J]
.水泥技术,1996(4):7-10.
被引量:2
共引文献
6
1
宋天民.
试论粉磨动力学指数方程式常数与参数间的关系[J]
.水泥技术,1997(5):9-11.
被引量:6
2
宋天民.
试论粉磨作用的表达方式[J]
.新世纪水泥导报,1998,4(5):8-12.
被引量:1
3
钱海燕,张柏林.
水泥粉磨动力学方程及其研究进展[J]
.硅酸盐通报,2010,29(1):126-132.
被引量:6
4
宋天民.
试论圈流磨机操作的最佳状态[J]
.水泥技术,2000(1):13-16.
被引量:1
5
蔡邦宏.
物理化学及其与其它学科的比较研究[J]
.辽宁教育学院学报,2000,17(5):1-3.
6
张宇,黎学润,许文龙,唐明亮,沈晓冬.
转炉渣粉粉磨性能[J]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7(1):38-43.
被引量:5
同被引文献
3
1
杜平安,甘娥忠,于亚婷.有限元法--原理、建模及应用[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
2
陈作炳,曾芳,范涛,黄继全.
φ4.6m×15.5m滑履磨机有限元分析研究[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7,29(8):139-142.
被引量:3
3
宋天民.
试论粉磨动力学指数方程式常数与参数间的关系[J]
.水泥技术,1997(5):9-11.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2
1
宋天民.
试论粉磨作用的表达方式[J]
.新世纪水泥导报,1998,4(5):8-12.
被引量:1
2
韩燕,门清毅.
基于ANSYS的球磨机回转体模态分析[J]
.金属矿山,2010,39(5):128-130.
被引量:8
二级引证文献
9
1
李二铁,丁宏刚,黄大巍,杨圣印,高秀华.
基于ANSYS的新型起重运输机主框架静力学与模态分析[J]
.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2011,24(2):106-111.
被引量:2
2
孔祥军,于鹏,陈长征,王仲,费朝阳.
球磨机筒体振动噪声的仿真分析[J]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11(19):4418-4420.
被引量:1
3
孔祥军,陈长征,王仲,费朝阳.
基于有限元和试验的球磨机筒体的模态分析[J]
.矿山机械,2011,39(8):83-85.
被引量:2
4
宋天民.
试论圈流磨机操作的最佳状态[J]
.水泥技术,2000(1):13-16.
被引量:1
5
刘欢,王健,李金凤,郭烁,张琳琳,王庆辉,周勃.
球磨机筒体的声辐射特性分析与噪声治理[J]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2014(1):65-69.
被引量:5
6
李杲.
MQG2700×2100湿式格子型球磨机筒体动态性能分析[J]
.河西学院学报,2014,30(5):75-81.
被引量:1
7
朴香兰,刘怀礼.
基于Ansys Workbench的球磨机筒体设计[J]
.煤矿机电,2018,39(4):26-29.
被引量:4
8
刘洋,邢建国.
薄板件冲压自动上下料机械手的设计[J]
.青岛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2018,33(1):116-120.
被引量:3
9
张涛川,杨伟,李大成,利伟杰.
超细层压自磨机磨筒动力学特性分析[J]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2019,0(5):81-83.
1
宋天民.
对粉磨动力学指数方程式指数求解中的评价和分析(二)[J]
.新世纪水泥导报,2001(1):28-30.
2
姚丕强.
分别粉磨对矿渣水泥颗粒分布以及性能的影响[J]
.水泥技术,2006(4):28-33.
被引量:3
3
宋天民.
对粉磨动力学指数方程式指数求解的评价和分析(一)[J]
.新世纪水泥导报,2000(6):34-36.
被引量:1
4
张铁华,黄之初.
筒辊磨粉磨动力学模型的研究[J]
.武汉工业大学学报,1997,19(1):76-78.
5
国家973子课题“新型高效助磨剂的研制及对水泥组分粉磨影响的研究”已经启动[J]
.建材发展导向,2009,7(5):76-76.
6
宋天民.
试论圈流磨机操作的最佳状态[J]
.水泥技术,2000(1):13-16.
被引量:1
7
张铁华,黄之初.
辊筒磨及其粉磨动力学的修改[J]
.新世纪水泥导报,1996,2(3):38-39.
被引量:5
8
宋天民.
试论粉磨作用的表达方式[J]
.新世纪水泥导报,1998,4(5):8-12.
被引量:1
9
徐迅,卢忠远,严云.
磷渣的粉磨动力学研究[J]
.水泥工程,2008(3):20-22.
10
张轶.
使用高效选粉机提高产量[J]
.广东建材,1996,19(3):20-24.
水泥技术
1998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