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城市土地合理利用评价实证研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以河北省11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提出城市土地合理利用概念,从考察城市土地利用及空间变化与城市经济、社会、生态环境是否协调、同步和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建立了河北省城市土地合理利用评价的指标体系,对各城市的土地合理利用水平进行评价,并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
作者
杨华
尹君
张贵军
张大璐
机构地区
河北农业大学城乡建设学院
秦皇岛市国土资源局土地开发整理中心
出处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8期121-122,共2页
Commercial
关键词
城市土地
合理利用
评价
体系
分类号
F293.2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9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24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4
1
陶志红.中国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研究.北京大学学报,2000,12.
2
史平平.城市增长模式及其合理性评价研究.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7,6.
3
李志伟,赵鲁燕,田力,郭庆十,尹君.
基于RS技术进行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以石家庄市为例[J]
.河北省科学院学报,2006,23(1):77-80.
被引量:14
4
于开芹,殷琪,李新举,常明.
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方法研究[J]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34(4):527-531.
被引量:12
二级参考文献
9
1
中国统计局.中国城市统计年鉴(1999-2003)[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
石家庄市城市规划设计院.石家庄市城市总体规划(1999-2020)[R],1999.
3
卢武强,李家成,黄爱莲.
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32(2):235-240.
被引量:29
4
曹凤中,国冬梅.
可持续发展城市判定指标体系[J]
.中国环境科学,1998,18(5):463-467.
被引量:36
5
徐红.
试论城市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J]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1999(3):14-16.
被引量:13
6
李植斌.
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J]
.浙江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23(1):68-73.
被引量:40
7
段汉明.
城市结构的多维性和复杂性[J]
.陕西工学院学报,2000,16(3):45-49.
被引量:5
8
陶志红.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几个基本问题的探讨[J]
.中国土地科学,2000,14(5):1-5.
被引量:318
9
吴小寅,罗胜,蓝艳銮,余戈,何莉,范宇航.
南宁市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及可持续发展度研究[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2,12(1):90-92.
被引量:22
共引文献
24
1
赵淑玲.
城乡生态经济交错区土地可持续利用问题探讨[J]
.生态经济,2005,21(6):67-70.
被引量:9
2
张静.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研究的问题与建议[J]
.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20(2):42-44.
被引量:1
3
祝小迁,程久苗,王娟,李渊.
近十年我国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进展[J]
.现代城市研究,2007,22(7):69-75.
被引量:25
4
尹君,谢俊奇,王力,张贵军,郭庆十.
基于RS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方法研究[J]
.自然资源学报,2007,22(5):775-782.
被引量:77
5
罗文斌,吴次芳,汪友结,吴一洲,吴泽斌.
基于物元分析的城市土地生态水平评价——以浙江省杭州市为例[J]
.中国土地科学,2008,22(12):31-38.
被引量:47
6
朱志玲.
银川市城市土地资源可持续评价研究[J]
.资源与产业,2008,10(6):41-45.
被引量:1
7
李进涛,谭术魁,汪文雄.
基于DPSIR模型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时空差异的实证研究--以湖北省为例[J]
.中国土地科学,2009,23(3):49-54.
被引量:94
8
罗君沂,韦素琼.
福建省土地集约利用动态变化及对策探讨[J]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8(1):126-129.
被引量:2
9
张前进,侯光辉,么相姝.
我国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研究的发展及展望[J]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8(3):284-287.
被引量:4
10
朱天明,杨桂山,万荣荣.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国内外研究进展[J]
.经济地理,2009,29(6):977-983.
被引量:108
1
陈绍飞,张春利,韩晓萌.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生命力探讨[J]
.房地产评估,2013(8):16-18.
被引量:1
2
李平.
财务杠杆利用评价及融资效应分析——以内蒙古伊泰煤炭股份有限公司为例[J]
.财会通讯(中),2014(11):81-83.
被引量:1
3
潘锡辉,雷涯邻.
开发区土地资源集约利用评价的指标体系研究[J]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4,17(10):35-36.
被引量:45
4
吕晓,刘新平,李振波,朱亚夫.
耕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以新疆为例[J]
.广东土地科学,2007,6(3):15-19.
被引量:28
5
朱鹤健,张文开.
城市土地优化配置与集约利用评价》书评[J]
.地理学报,2005,60(2):350-350.
6
吕晓,李振波,刘新平,朱亚夫.
耕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以新疆为例[J]
.新疆农垦经济,2007(9):30-33.
被引量:14
7
张大璐,杨华.
秦皇岛市城市土地利用合理性分析[J]
.中国城市经济,2011(11X):26-27.
8
周舒,曹庆.
小城镇土地资源利用评价研究——以重庆统景镇为例[J]
.环境保护,2007,35(04A):77-78.
被引量:1
9
吴桐.
基于熵值法的耕地集约利用评价——以山西省为例[J]
.中国外资,2013(16):355-356.
10
刘丽华.
循环经济视角看城市土地利用[J]
.城市建设(下旬),2010(5):17-17.
商业时代
2009年 第2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