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魏晋南北朝时期,送别诗得到较大发展,不仅专门以送别为主题的诗歌多了起来,而且由于社会的极度动荡,玄学的兴起,以及山水诗的兴盛,此时的送别诗呈现出独特的审美内涵。
二级参考文献14
-
1葛晓音.东晋玄学自然观向山水审美观的转化——兼探支遁注《逍遥游》新义[J].中国社会科学,1992(1):151-161. 被引量:19
-
2北齐·魏收.魏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
3曹旭.诗品集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
-
4郭绍虞.沧浪诗话校释[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
-
5唐·姚思廉.梁书[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73.
-
6唐·李延寿.南史[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75.
-
7参见罗宗强《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第三章第二节《西晋士风的变化》83、84页.
-
8《三国志·魏书·钟会传》注引《王弼传》.
-
9宗白华《论《世说新语》和晋人的美》,《艺镜》(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9月第二版)第138、139页.
-
10唐·魏征等.隋书[M],中华书局1973年点校本。
共引文献6
-
1张建伟.论元人的送别集咏[J].民族文学研究,2021,39(2):37-47.
-
2陈潇.论《文选》中的离别诗[J].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2014,14(3):126-127.
-
3刘怀荣,李宝霞.唐代别情诗与祖饯活动研究述评[J].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15(4):72-77.
-
4陈泽森.试论唐人送别诗中的“泪”意象[J].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15(12):119-121.
-
5刘芳.唐代送别诗中的生态意识研究[J].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0,30(2):91-93. 被引量:1
-
6包丽娜.高中语文送别诗的审美探究[J].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24(3):77-80.
-
1王勇.唐人赠空海送别诗[J].文献,2009(4):154-161.
-
2凌朝栋.一样送别两样情——王维两首送别诗的态度差异[J].文史知识,2002(11):37-41. 被引量:1
-
3刘芳.唐朝送别诗在格雷·史奈德诗歌中的变异现象研究[J].神州,2012(29):1-4.
-
4丁茂远.郭沫若送茅盾游苏组诗考释[J].郭沫若学刊,1997(2):69-73.
-
5冯宇光.从汉画像看汉代舞蹈艺术的审美内涵[J].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07,27(2):23-24. 被引量:5
-
6邵益文.追忆与怀念——悼至善同志[J].中国编辑,2006(3):65-67.
-
7李绍智.玄奘不宜自称“君”[J].咬文嚼字,2010(5):20-20.
-
8陈秀兰.老爸给我一个精彩转弯[J].农家女,2007(12):38-38.
-
9鲸书.他曾打理一代名流的脑袋[J].东西南北,2015,0(2):38-39.
-
10高子迪.浅析汉乐舞画像石的审美内涵[J].北方音乐,2014,34(16):145-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