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明代河北地区的旱蝗灾害与防治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文章通过对河北省地方志的初步梳理,揭示了明代河北地区旱蝗灾害时空分布的规律,并阐述了明代官民防治灾害的措施。
作者
史志强
机构地区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
出处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09年第17期61-62,共2页
Inner Mongolia Science Technology & Economy
关键词
蝗灾
旱灾
明代
河北
分类号
P315.9 [天文地球—地震学]
K29 [历史地理—中国史]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14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6
参考文献
1
1
明·徐光启.农政全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共引文献
7
1
石志鸟.
杨柳:江南区域文化的典型象征[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122-127.
被引量:2
2
史晓雷.
再探中国古代手摇纺车的历史变迁[J]
.丝绸,2012,49(8):65-70.
被引量:7
3
蔡小平.
明代洪武永乐时期的荒政概述[J]
.防灾科技学院学报,2013,15(3):99-105.
4
陶德臣.
明代茶叶消费主体分析[J]
.茶业通报,2014,36(2):60-63.
5
张丑平.
明代江南地区农业减灾技术的发展与应用[J]
.农业考古,2014(4):143-148.
被引量:1
6
孙启忠,柳茜,李峰,陶雅.
我国古代苜蓿的植物学研究考[J]
.草业学报,2016,25(5):202-213.
被引量:19
7
王雨,丁晓蕾.
茄文化价值略述[J]
.农业考古,2016,0(3):243-247.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14
1
李钢,刘倩,杨新军,颜祥,黄兵兵.
明清时期河南蝗灾时空特征及其与气候变化的联系[J]
.自然灾害学报,2015,24(1):66-76.
被引量:13
2
龚胜生.
中国疫灾的时空分布变迁规律[J]
.地理学报,2003,58(6):870-878.
被引量:138
3
钟兆站,赵聚宝.
河南省境内淮河流域历史时期旱涝等级序列的重建[J]
.灾害学,1994,9(3):67-71.
被引量:17
4
张学珍,郑景云,方修琦,萧凌波.
1470-1949年山东蝗灾的韵律性及其与气候变化的关系[J]
.气候与环境研究,2007,12(6):788-794.
被引量:12
5
王文涛.
两汉时期河北地区的自然灾害与救助[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1(5):128-133.
被引量:2
6
王绍武.
近千年我国冬夏温度的变化[J]
.气象,1990,16(6):15-20.
被引量:15
7
李钢,王乃昂,李卓仑.
中国历史蝗灾动态的社会影响及生态环境意义[J]
.地理科学进展,2010,29(11):1375-1384.
被引量:14
8
赵景波,陈颖,周旗.
延安地区明代、清代干旱灾害与气候变化对比研究[J]
.自然灾害学报,2011,20(5):82-89.
被引量:10
9
贺伟,布仁仓,熊在平,胡远满.
1961-2005年东北地区气温和降水变化趋势[J]
.生态学报,2013,33(2):519-531.
被引量:260
10
施和金.
论中国历史上的蝗灾及其社会影响[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148-154.
被引量:28
引证文献
1
1
孔冬艳,李钢,陈海.
明清时期京津冀地区蝗灾的时空特征及环境背景[J]
.古地理学报,2017,19(2):383-392.
被引量:6
二级引证文献
6
1
孙喆,陈雅瑶.
2017年清史研究综述[J]
.清史研究,2018(4):140-156.
2
张萍.
地理信息系统(GIS)与中国历史研究[J]
.史学理论研究,2018(2):35-47.
被引量:39
3
刘倩,李钢,汪宇欣,李文龙.
明清时期安徽省蝗灾时空演化、社会影响与响应[J]
.古地理学报,2018,20(4):680-690.
被引量:5
4
萧凌波.
清代华北蝗灾时空分布及其与水旱灾害的关系[J]
.古地理学报,2018,20(6):1113-1122.
被引量:9
5
Zhang Ping,Wu Lingwei.
The Application of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 to the Study of Chinese History[J]
.Contemporary Social Sciences,2019,4(3):14-33.
被引量:1
6
李富民,殷淑燕,殷田园.
明代晋陕蒙地区蝗灾的韵律性及其与气候变化关系[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9,0(11):176-183.
被引量:2
1
张德泉.
莆田沿海地区的地质灾害与防治[J]
.台湾海峡,1998,17(3):355-357.
2
张冀,庄道泽,杨万志.
新疆大型金属矿床与勘查技术方法应用[J]
.新疆地质,2013,31(F12):55-61.
3
陶一勤.
试论如何防治矿山地质灾害[J]
.魅力中国,2014(14):270-270.
4
杨莎.
近二十年来国内天津教案研究综述[J]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4):15-16.
5
赵宾福,任瑞波.
中国东北地区新石器时代彩陶研究[J]
.考古与文物,2016(1):26-37.
被引量:7
6
李强.
敦煌壁画所见北魏到宋初各种车制[J]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1(7):46-56.
被引量:2
7
朱淑君.
赵尔巽研究综述[J]
.满族研究,2012(2):66-71.
被引量:2
8
李冰.
清代福建风暴潮灾害与防治[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7):106-109.
被引量:4
9
姚玲霞.
科学管理地下水开采与防治灾害[J]
.管理观察,2013(10):139-140.
10
艾义龙,谢功生.
辽宁省山洪、泥石流产生原因及防治[J]
.东北水利水电,1995,13(8):37-39.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09年 第1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