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日本技术进步的辩证法
被引量:
3
日本の技术进步の弁证法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技术进步促进经济增长的机制和技术进步的内在机制,在经济理论中都是备受关注、并吸引经济学家为之倾注心血不倦探索的课题。本文尝试以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对1949—1979年日本战后工业化时期技术进步的进程与机制进行分析,期待为仍处于工业化途中的中国提供一些有参考价值的资料。
作者
冯昭奎
机构地区
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
出处
《日本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5-58,共14页
Japanese Studies
关键词
辩证法
技术进步
技术引进
全要素生产率
分类号
F131.3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0
共引文献
72
同被引文献
45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6
参考文献
20
1
中山茂『科学技術の戰後史』、岩波書店、1995年、9頁.
2
Englander & Mittelstadt,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Macroeconomic and Structural Aspect of the Slowdown", OECD Economic Studies, 1988.
3
Kanamori H. , "What Accounts for Japan' s High Rate of Growth?", The Review of Income and Wealth, 1972.
4
王月辉.
社会需要与技术进步[J]
.自然辩证法研究,1991,7(3):9-16.
被引量:4
5
克里斯托夫·弗里曼.《技术政策与经济绩效》,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页.
6
中山茂『科学技術の戰後史』、99頁.
7
金森久雄·日本経済研究センタ-編『ィノベ-ションと產業構造--2000年ヘの新潮流』、日本経済新聞社、1987年、108頁.
8
《马克思恩格斯文选》,外国文书籍出版局,1955年,第89页.
9
阿尔温·托夫勒.《第三次浪潮》[M].北京:三联书店,1983年.第273-291页.
10
约瑟夫·熊彼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192页.
共引文献
72
1
高亮华.
中国技术哲学研究[J]
.哲学动态,1992(7):1-5.
被引量:3
2
苑鹏.
工业化进程中村庄经济的变迁——以东部地区的一个发达村庄为例[J]
.管理世界,2004,20(7):69-77.
被引量:4
3
朱延惠.
对鸦片战争前清朝人口统计的历史思考[J]
.统计与决策,2001,17(11):28-29.
4
庄志民,金准.
神农架旅游形象定位与设计研究[J]
.旅游科学,2005,19(1):40-47.
被引量:7
5
魏屹东.
马克思论科学、技术与生产的关系[J]
.现代哲学,2001(2):53-58.
被引量:2
6
高德步.
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城市病”及其初步治理[J]
.学术研究,2001(1):103-106.
被引量:15
7
程京武.
从新加坡的发展看智缘政治的兴起[J]
.东南亚研究,2001(6):29-31.
被引量:4
8
唐灿.
中国城乡社会家庭结构与功能的变迁[J]
.浙江学刊,2005(2):201-208.
被引量:94
9
何蓉.
德国历史学派与19世纪经济学方法论之争的启示[J]
.社会,2005,25(3):167-186.
被引量:17
10
韩秀华,袁锐.
管理者与生产者的合作与博弈[J]
.人文杂志,2005(4):82-86.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45
1
江瑞平.
法人垄断资本主义——关于日本模式的一种解析[J]
.中国社会科学,1998(5):146-161.
被引量:9
2
胡欣欣.
“赶超战略”及“转轨”问题小议——对《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的若干疑问[J]
.日本学刊,1997(2):114-126.
被引量:1
3
余炳雕.
日本的银行制度及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J]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0,20(4):56-61.
被引量:3
4
胡欣欣.
股份公司制度的机能与股票市场的利弊——关于战后日本股份制特点的思考[J]
.日本学刊,1991(3):134-141.
被引量:2
5
刘昌黎.
进口替代是我国赶超世界工业大国的长期战略[J]
.经济研究,1987,22(8):34-44.
被引量:9
6
徐平,李毅.
对日本赶超经济的探求与思考[J]
.日本研究,2005(3):22-29.
被引量:16
7
..http://www.chinadaily.com.cn/micro-reading/mfeed/hotwords/20110214323.html,.
8
王琥生、赵军山合编.《战后日本经济社会统计》,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1988年.第471页.
9
労働問題研究委員会報告「先進国病に起さないために 」.日本経営者団体連盟,1982年,6頁.
10
下村满子.『日本たたさの深層-アメリカ人の日本観』,朝日新聞社,1990年,27頁.
引证文献
3
1
冯昭奎.
日本成为“世界老二”的前因后果[J]
.日本学刊,2011(2):67-80.
被引量:3
2
冯昭奎.
战后日本崛起的前因后果及其启示[J]
.当代世界,2012(1):42-49.
被引量:2
3
冯昭奎.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日本经济研究综述与评论[J]
.日本研究,2012(2):37-63.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6
1
胡志丁,刘玉立,胡浩,葛岳静.
建构的世界经济地理格局——以战后日本崛起为例[J]
.经济地理,2012,32(10):7-13.
被引量:8
2
张祥熙.
试析日本经济发展面临的人口困境[J]
.管理观察,2013(2):67-69.
3
剥、亚轩.
日本主导产业演变与原因分析及其对中国的启示——基于DPG方法的分析[J]
.世界经济情况,2013(11):21-28.
4
王斌.
现代科技与社会多维互动发展的超循环结构[J]
.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14(3):60-64.
5
王斌.
驱动科技创新的思想理念及其形成规律[J]
.理论与评论,2019,0(4):55-65.
被引量:2
6
熊琛然,彭邦文,王礼茂.
中美日印对中南半岛国家影响力的测度与分析[J]
.南亚研究,2020(1):101-124.
被引量:8
1
日本技术输给亚洲对手吗?[J]
.中国洗涤用品工业,2005(1):64-64.
2
陈百强.
关于正确理解效率与公平问题的理论探讨[J]
.山西政报,2012(S1):95-96.
3
滕家腾.
依靠科技进步的辩证法[J]
.群众,1996(6):20-21.
4
关键.
日本技术产业化政策和产业结构的发展趋势[J]
.国际技术经济导报,1996(8):1-6.
5
张晶.
日本技术创新的管理机制[J]
.国际技术经济研究,2005,8(3):27-31.
被引量:3
6
宫美琳.
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处理效率与公平关系的思考[J]
.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14,22(4):68-71.
7
宋泽华.
从战后日本技术的形成看我国的技术引进[J]
.宏观经济管理,1997(12):49-50.
8
黑泽慎治,张玉荣.
面向21世纪的日本技术开发战略[J]
.中外科技政策与管理,1995(2):45-48.
9
胡石青.
简述二战以来台日经济关系及其发展趋势[J]
.台湾研究,2004(6):23-28.
10
杨佳泰.
日本技术研究开发资金投入的主要特征[J]
.现代日本经济,1990(3):47-50.
日本学刊
2009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