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简述企业与高校在技术创新中建立和发展战略性合作联盟的一种过程模型和企业高校之间的关系
出处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37-38,共2页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参考文献2
-
1何朔皓等.第一动力—当代中国的科技战略问题.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8.
-
2陈威,金雪晶.工料本科创造教育的教育模式研究.中国发明学会创造教育委员会第三届全国高校创造教育既创造学研讨会论文集.1997,10.
同被引文献27
-
1高启杰.农业技术创新若干理论问题研究[J].南方经济,2004,33(7):45-47. 被引量:13
-
2高启杰.中国农业技术创新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J].调研世界,2004(8):21-24. 被引量:10
-
3袁祥华.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对策[J].科技进步与对策,1999,16(2):50-51. 被引量:2
-
4吴敏生.Fraunhofer联合体的启示与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走向的探讨[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7,45(1):1-8. 被引量:3
-
5李盛兵.现代教育论丛,1996,(6):18-20.
-
6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科技部、教育部、人事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税务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等部门《关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若干规定的通知》1999.4
-
7Kruger C J. Defining Performance Measurement:Broadening the Debate[J].Perspective on Performance,2005,(03):19-20.
-
8谢志宇.产学合作绩效影响因素分析[D]{H}杭州:浙江大学,2004.
-
9Barnes T,Pashby I,Gibbons A. Effective University-Industry Interaction::A Multi-case Evaluation of Collaborative R&D Projects[J].European Management Journal,2002,(03):272-285.
-
10Giuliani E,Morrison A,Pietrobelli C. Who are the researchers that are collaborating with industry? An analysis of the wine sectors in Chile,South Africa and Italy[J].{H}Research Policy,2010,(06):748-761.
二级引证文献4
-
1刘平乐,刘跃进,罗和安.浅谈培养创新型化工人才的有效途径[J].高等理科教育,2012(2):122-125. 被引量:3
-
2高启杰,姚云浩,马力.多元农业技术推广组织合作的动力机制[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4(1):1-7. 被引量:38
-
3蒋志远.重大疫情防控的多元组织合作动力机制研究[J].理论建设,2020,36(6):13-17.
-
4蒋志远.新冠肺炎疫情后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提升的多元组织合作动力机制研究[J].宜宾学院学报,2021,21(3):39-47.
-
1吴铁钢.抓住机遇 迎接挑战 搞好企业高校的教育改革[J].吉林教育科学(高教研究),1999(7):73-75.
-
2蔡华健,曹慧英.高等教育新常态下的教师教育:挑战、机遇和发展路径[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17(6):99-104. 被引量:15
-
3本刊编辑部,杨秋意.大学应该怎样科学发展?——对话五所高校党委书记、校长[J].决策探索,2009(13):14-15.
-
4董经利.企业高校生成才规律研究[J].中国石油企业,2008(6):72-74. 被引量:2
-
5范丽娜.试论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0(9X):169-169. 被引量:5
-
6陈月艳.浙江省区域创新体系构成要素互动关系研究[J].经济论坛,2008(19):27-30.
-
7李霞,毛雪莲,吴文平.企业高校成功合作创新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07,26(8):89-91. 被引量:4
-
8林晓君.社工组建合作联盟,预防校园欺凌[J].中国社会工作,2017,0(1):13-13.
-
9高校[J].中国教育网络,2013(1):6-6.
-
10浙大、复旦等8校组高校联盟[J].大学(指南),2011(6):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