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对德育模式问题的思考——以西方德育实践为例
被引量:
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德育模式就是从一定德育理论出发,通过对一些德育实践策略、思路、方法进行整合、加工、重组而构成的德育活动范型或操作样式。当代西方对德育模式进行了长期的探索,道德认知发展模式、价值澄清模式、体谅模式和关怀模式四大模式的形成标志着人们对德育模式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高度。当代中国德育工作者应深入认识和研究西方的德育模式,提高我国德育模式的研究水平。
作者
王莉英
机构地区
西安财经学院文法学院
出处
《理论导刊》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01-102,共2页
Journal of Socialist Theory Guide
关键词
德育模式
西方德育实践
概念
分类号
G41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7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7
同被引文献
30
引证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3
1
王淑玲.
德育模式论[J]
.河南教育(基教版)(上),2006(07S):32-32.
被引量:3
2
甘剑梅.
近十年来我国德育模式研究述评——兼论我国德育模式研究的几个问题[J]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9(4):28-34.
被引量:15
3
傅涛.
论当代德育模式的发展及其影响[J]
.甘肃科技纵横,2006,35(1):174-174.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
7
1
班华.
近十年来德育思想现代化的进展[J]
.教育研究,1999,20(2):18-22.
被引量:77
2
孙彩平.
当代中西情感性德育模式比较研究[J]
.比较教育研究,1999(4):28-32.
被引量:10
3
万俊人.
儒家人文精神的传统本色与现代意义——试以先秦儒家伦理为例:一种比较阐释[J]
.浙江社会科学,1998(1):91-98.
被引量:29
4
万俊人.
儒家传统教育理念的现代合理性及其限度[J]
.孔子研究,1997(1):24-32.
被引量:13
5
杜爱森.
关于德育模式的理论探讨[J]
.理论探索,1996(2):53-55.
被引量:12
6
童健.
德育模式构建初探[J]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0(4):94-96.
被引量:2
7
丁东宇.
试析国内德育模式构建中的理论倾向[J]
.黑龙江社会科学,2002(2):9-12.
被引量:4
共引文献
17
1
吕晓萍.
关于学校德育有效性弱化问题的思考[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2,28(4):11-12.
被引量:1
2
翟艳.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模式:现状及其重构[J]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9(S3):129-130.
被引量:2
3
闫彩红.
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方法的发展特点[J]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09,0(36):78-79.
4
唐本钰,唐本利.
全球化时代中国学校道德教育的新视野[J]
.当代教育科学,2005(7):15-17.
被引量:2
5
翟艳,张蓉.
试论学校德育模式的构建[J]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0,22(4):34-36.
被引量:5
6
谭德礼.
当代高校主体性道德教育模式探析[J]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6,10(3):46-49.
被引量:5
7
一、我国学校德育发展的概况[J]
.上海教育科研,2006(B12):3-9.
8
张杰.
教育领域模式研究基本问题探析[J]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11(4):3-5.
9
张杰.
中小学教师论文选题常见问题探析[J]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12(6):33-35.
被引量:2
10
张杰.
中小学教育科研论文选题常见问题及纠正策略[J]
.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2,28(2):11-13.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30
1
张耀庭.
关于当前德育模式建构中的若干问题的思考[J]
.教育探索,2008(2):103-104.
被引量:11
2
杨永红.
浅谈高校德育对大学生生存教育的引导[J]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9(S3):118-119.
被引量:8
3
陈永弟,金大陆,仇立平,蔡伟民.
全面德育时代的来临——发达国家和地区未成年人道德教育述评[J]
.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1):5-9.
被引量:3
4
季爱民.
我国德育模式研究的现状与趋势[J]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6,59(1):119-123.
被引量:29
5
王敏.
“生活德育”理念与高校德育创新[J]
.思想教育研究,2006(4):32-35.
被引量:13
6
魏衍军.
浅谈高校大学生思想教育网络化[J]
.教书育人(学术理论),2006,0(12):28-29.
被引量:2
7
王德广,刘秀珍.
经济转型期中国高校德育模式构想[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25(3):77-79.
被引量:8
8
[美]柯尔伯格 魏贤超 译.道德教育的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
9
钟启泉,黄志成.西方德育原理[M].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55.
10
(美)柯尔伯格著,魏贤超,柯森等.道德教育的哲学[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
引证文献
9
1
赖秋玲.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德育与生存教育的结合[J]
.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0,14(10):296-297.
被引量:1
2
王爱祥.
形式借鉴与内涵提升——转型背景下德育的创新实践[J]
.当代青年研究,2011(10):59-62.
3
李道霞.
浅析网络化对高校德育工作的影响及应对措施[J]
.科技创业月刊,2013,26(6):137-138.
4
邓雅静.
新课改下教师个人修养对学生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及实践对策[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15):209-209.
5
陈琳,李天凤.
道德认知模式下我国小学德育教育再思考[J]
.亚太教育,2016,0(19):177-177.
6
陈琳,李天凤.
道德认知模式下我国小学德育教育再思考[J]
.基础教育研究,2016,0(11):27-28.
7
曹坤祥.
如何加强小学德育管理工作[J]
.时代教育,2018,0(8):175-176.
被引量:1
8
朱明军.
西方德育模式在思政课德育实践中的借鉴价值刍论[J]
.成才之路,2021(4):25-27.
9
安彪.
小学德育教育的现状及对策与思考[J]
.进展,2021(13):110-111.
二级引证文献
2
1
刘丽.
当代大学生生存教育模式研究——基于思想政治教育视角[J]
.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版),2011(12):75-77.
被引量:2
2
秦培.
小学德育管理策略探讨[J]
.启迪,2021(10):67-67.
1
刘兵.
价值澄清模式理论的内容与特点分析[J]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2013(4):118-118.
2
蒋丹.
学校教育中的关怀模式[J]
.科教文汇,2010(27):10-11.
3
李旻,卢晓燕.
体谅模式在我国高校德育中应用之探析[J]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0,19(2):66-68.
4
张晓瑜.
体谅模式研究[J]
.江西社会科学,2001,21(6):166-168.
被引量:10
5
孟万金.
美国道德教育50年的演进历程及其启示[J]
.基础教育改革动态,2006(7):32-37.
6
崔萧.
“体谅模式”在医学生德育中的应用尝试[J]
.卫生职业教育,2009,27(22):145-145.
7
吕绍明.
主体间性视角下的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J]
.丽水学院学报,2012,34(4):89-93.
被引量:2
8
付绯凤.
浅论中西方德育变迁中的灌输[J]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2):83-86.
被引量:2
9
冉亚辉.
中西方德育范式的主要理论分歧[J]
.教育学术月刊,2012(5):45-48.
被引量:2
10
李长艳.
西方德育“体谅模式”之借鉴[J]
.思想教育研究,2006(3):47-48.
被引量:6
理论导刊
2009年 第1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