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核电消费与中国经济增长:基于VAR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
6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基于向量自回归的计量经济模型,本文利用协整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方差分解和误差修正模型技术,研究了核电消费与中国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核电消费与中国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基于时间变化的双向因果关系。这一推断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当前应加快核电建设步伐,才能满足我国经济增长对清洁能源的要求。
作者
郭勇
机构地区
湖南省社会科学院工经所
出处
《求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30-32,共3页
Seeker
关键词
经济增长
核电消费
VAR模型
分类号
F124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F426.2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F426.61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F224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5
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458
同被引文献
45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26
参考文献
9
1
王瑛.
中国可再生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时间序列分析——以水电、核电、风电为例[J]
.工业技术经济,2008,27(11):96-99.
被引量:16
2
Kraft J, Kraft A.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ergy and GNP [J]. Energy Development, 1978, (3).
3
Yu ESH, Choi JY. The causal relationship between electricity and GNP: an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J]. Journal of Energy and development, 1985, (10).
4
Hwang DBK, Gum B. The causal relationship between energy and GNP: the ease of Taiwan [ J]. The Journal of Energy and Development, 1992,(12).
5
贲兴振,杨宝臣.
中国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的协整关系分析[J]
.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2005,10(4):117-120.
被引量:41
6
吴巧生,成金华,王华.
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能源消费变动——基于计量模型的实证分析[J]
.中国工业经济,2005(4):30-37.
被引量:178
7
林伯强.
中国能源需求的经济计量分析[J]
.统计研究,2001,18(10):34-39.
被引量:255
8
刘宏杰,邱立成.
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发展关系的时间序列分析--以石油资源为例[J]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8,29(1):16-21.
被引量:5
9
余立宏.《能源资源替代战略研究》,中国时代出版社,2008年版,第7页.
二级参考文献
35
1
马超群,储慧斌,李科,周四清.
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协整与误差校正模型研究[J]
.系统工程,2004,22(10):47-50.
被引量:228
2
王海鹏,田澎,靳萍.
中国能源消费、经济增长间协整关系和因果关系的实证研究——以电力行业为例[J]
.生产力研究,2005(3):159-160.
被引量:67
3
施发启.
对我国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变化及成因的初步分析[J]
.统计研究,2005,22(5):8-11.
被引量:63
4
范雪红,张意翔.
基于计量经济模型的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J]
.理论月刊,2005(12):78-81.
被引量:23
5
倪铮,凌子未.
中国石油需求量的协整计量分析[J]
.南开经济研究,2005(6):3-7.
被引量:16
6
蔡林林.未来中国的能源供给与需求的区域平衡战略[M].中国物资出版社,1990..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84-2007.
8
William H. Greene. Econometric Analysis. ( Fifth Edition) [M]. New York University, 2002.
9
赵嫒.可持续能源发展战略[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10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
共引文献
458
1
任彪,李少颖.
中国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与经济发展的灰色关联分析[J]
.统计与信息论坛,2007,22(1):46-49.
被引量:13
2
孙瑛,殷克东,高祥辉.
能源循环利用的制度安排与经济的和谐增长——基于政府的机制设计[J]
.生态经济(学术版),2008(2):99-103.
被引量:2
3
王丽.
陕西省能源消费与产业结构关系的实证研究[J]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4):153-155.
被引量:1
4
孙浦阳,王雅楠,岑燕.
金融发展影响能源消费结构吗?--跨国经验分析[J]
.南开经济研究,2011(2):28-41.
被引量:32
5
李艳红.
基于EKC曲线的我国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的计量分析[J]
.管理观察,2008(20):188-188.
被引量:1
6
刘晓逸.
基于经济结构调整的能源消费模式改进研究[J]
.中外能源,2012,17(5):5-11.
被引量:4
7
万寿义,杨景海.
能源消耗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基于辽宁省时间序列数据[J]
.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13,10(3):9-16.
被引量:4
8
王耀中,王记志.
基于VAR模型的煤炭资源与经济增长动态关系实证分析[J]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6):64-70.
被引量:4
9
毕军贤.
中部县域城镇化与工业化、能源消耗量关系的实证研究[J]
.中国管理科学,2008,16(S1):592-595.
被引量:9
10
胡少勇.
能源消耗、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J]
.大众商务,2010(16):12-12.
同被引文献
45
1
张军,吴桂英,张吉鹏.
中国省际物质资本存量估算:1952—2000[J]
.经济研究,2004,39(10):35-44.
被引量:5561
2
马超群,储慧斌,李科,周四清.
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协整与误差校正模型研究[J]
.系统工程,2004,22(10):47-50.
被引量:228
3
黄福华,谷汉文.
我国物流产业发展的经济学分析[J]
.财贸经济,2005,26(2):79-81.
被引量:36
4
王慧敏,刘国光.
基于极值理论的沪深股市VaR和CVaR分析[J]
.财贸研究,2005,16(2):68-72.
被引量:8
5
徐正国,张世英.
高频时间序列的改进“已实现”波动特性与建模[J]
.系统工程学报,2005,20(4):344-350.
被引量:18
6
周君.
区域物流业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J]
.统计与决策,2006,22(4):109-112.
被引量:65
7
陈守东,孔繁利,胡铮洋.
基于极值分布理论的VaR与ES度量[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7,24(3):118-124.
被引量:47
8
许启发,张世英.
多元条件高阶矩波动性建模[J]
.系统工程学报,2007,22(1):1-8.
被引量:24
9
蒋翠侠,许启发,张世英.
金融市场条件高阶矩风险与动态组合投资[J]
.中国管理科学,2007,15(1):27-33.
被引量:28
10
傅晓霞,吴利学.
前沿分析方法在中国经济增长核算中的适用性[J]
.世界经济,2007,30(7):56-66.
被引量:119
引证文献
6
1
张华,魏晓平.
能源替代与内生经济增长路径研究[J]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6(4):42-49.
被引量:9
2
余力,张勇.
应用极值分布理论的VaR和CVaR估计[J]
.求索,2010(4):64-65.
被引量:1
3
孙玉妮,伍艳艳,张实桐.
中国物流业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基于投入产出模型和VAR模型[J]
.中国物价,2010(6):3-7.
被引量:13
4
李鹏.
不同国家可再生能源利用对经济技术效率影响的文献综述[J]
.商场现代化,2010(20):188-189.
被引量:1
5
刘郁,王芳.
金融资产动态风险的测度模型构建[J]
.求索,2010(7):17-19.
被引量:2
6
王宇波,李奥瀚.
湖北省清洁能源与绿色经济增长动态关系研究——基于VAR模型[J]
.特区经济,2021(7):71-76.
二级引证文献
26
1
陈晓.
基于统计分析的我国物流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实证[J]
.物流技术,2012,31(2):36-38.
被引量:5
2
海峡两岸[J]
.中国商贸,2012(6):47-47.
3
张诚,张广胜.
基于粗糙集理论的铁路货运需求预测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2012,32(17):212-215.
被引量:6
4
张凯,曹露聪.
民间金融监管困境及其法律治理路径建构[J]
.求索,2012(12):226-228.
被引量:4
5
孙羽.
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以山东省为例[J]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4,30(2):25-27.
6
周晨曦.
东北地区物流与经济增长协调性研究[J]
.物流技术,2014,33(5):242-244.
被引量:1
7
方达,梅巧萍,祝捷,刘文强.
福建省物流业与主导产业联动发展路径的可行性研究[J]
.物流科技,2014,37(7):40-42.
8
张文丽.
经济增长和外贸出口对我国快递行业发展的影响及对策[J]
.对外经贸,2014(10):62-65.
被引量:1
9
郭佟佟.
河北省蔬菜物流与生产价格、市场需求动态关系分析[J]
.中国市场,2014(35):100-102.
被引量:1
10
陈战辉,戴韶虎.
关于煤炭企业采矿技术分析及安全防范[J]
.科技资讯,2014,12(26):72-72.
被引量:1
1
徐玉芝.
探析我国卫生费用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J]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08(23):10-10.
2
赵子壮,周毅.
自然资源、环境和制度约束下的最优经济增长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2):13739-13741.
3
潘文卿,李子奈.
三大增长极对中国内陆地区经济的外溢性影响研究[J]
.经济研究,2008,43(6):85-94.
被引量:61
4
崔殿超.
递增的竞争程度对市场机制及效率分析的冲击[J]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3,34(6):35-42.
5
李志献.
基于灰色生产函数模型和索洛“余值法”的广西技术进步贡献率测度研究[J]
.企业导报,2013(7):174-176.
被引量:1
6
杨冠琼.
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来自山东省的经验证据[J]
.经济管理,2006,32(22):84-91.
被引量:14
7
聂辉华.
交易费用经济学:过去、现在和未来——兼评威廉姆森《资本主义经济制度》[J]
.管理世界,2004,20(12):146-153.
被引量:106
求索
2009年 第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