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药配方颗粒研究相关问题及路径探讨
被引量:
1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中药配方颗粒研究主要源于现代制剂工艺的进步和社会需求,由于相关基础研究薄弱,以及与传统中医药理论尚未有机融合,因而,在应用中出现了诸多问题。对此,提出了尊重传统、允许探索、拓宽思路、因药制宜、寻找支撑、形成体系的研究方向和思路,以及具体的实施路径建议。
作者
李林
机构地区
山西省中医院
出处
《山西中医》
2009年第10期53-54,共2页
Shanxi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关键词
中药配方颗粒
研究方向
实施路径
分类号
R283 [医药卫生—中药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1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24
同被引文献
33
引证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55
参考文献
3
1
方道硕,吴纯洁.
中药浸膏颗粒饮片的研究概况[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1,8(6):35-36.
被引量:7
2
袁冰,龚树生.
试论免煎中药发展的方法论问题[J]
.中国医药学报,2001,16(2):70-73.
被引量:6
3
梁伟雄,王奇,温泽淮,许卫华,郭新峰,朱泉.
中医临床研究方案设计优化的常见问题与对策[J]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25(5):381-384.
被引量:14
二级参考文献
11
1
宋金斌,姚永才,曹炜.
对使用单味中药提取物替代饮片配方的商榷[J]
.时珍国药研究,1996,7(3):180-180.
被引量:3
2
李攻戍.
中药新药临床试验设计中亟需关注的几个问题[J]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07,18(2):160-162.
被引量:7
3
左晓春.
临床试验中有关对照选择的考虑[J]
.中国新药杂志,2007,16(5):337-338.
被引量:3
4
顾勇,李铭新.
如何开展临床研究及需要注意的问题[J]
.中华肾脏病杂志,2007,23(3):140-143.
被引量:1
5
肖俊,谭芳,陈斌.
新药临床试验中受试者的依从性问题[J]
.中国新药杂志,2007,16(6):420-423.
被引量:15
6
张世厅.谈基层中药饮片企业现状与发展途径[J].中国中药杂志,1994,19(1):56-56.
7
李良寿.临床医学研究原理与方法[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8
原思通.
中药的特色及中药饮片的现代化[J]
.中国中药杂志,1998,23(4):195-197.
被引量:12
9
涂瑶生,郭用庄.
全国单味中药饮片浓缩颗粒研讨会述要[J]
.中国医药学报,1998,13(1):68-71.
被引量:7
10
徐伟建.
浅述中药质量对中医疗效的影响[J]
.湖北中医杂志,2000,22(3):50-51.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24
1
王悦晴.
中药配方颗粒在中药房中的应用[J]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2014,0(1):463-463.
被引量:1
2
董丽丽,李野,刘春波.
日本汉方药发展概况及其借鉴意义[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4,10(13):66-68.
被引量:21
3
周海燕,付超美,杨明,邹亮,于杰.
中药复方配方颗粒研制的共性技术[J]
.中医药学刊,2006,24(5):812-813.
被引量:5
4
董立延.
日本汉方药发展概况与我国中药业发展策略[J]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23(7):91-94.
被引量:3
5
黄建平,胡恩.
对免煎中药颗粒临床应用存在问题的探讨[J]
.海峡药学,2008,20(10):207-208.
被引量:7
6
李晨光,由凤鸣,贾波.
用中医传统理论浅析免煎中药饮片的改革[J]
.辽宁中医杂志,2009,36(7):1180-1181.
被引量:3
7
黎勉,赵志勇,陈健,叶建辉.
单味中药浓缩颗粒自动配药系统研究[J]
.微计算机信息,2009,25(28):70-72.
被引量:2
8
杨俊杰,张振凌.
中药饮片与其加工设备沿革的探讨[J]
.时珍国医国药,2010,21(4):925-926.
被引量:5
9
李爱君.
再谈对中药配方颗粒的“疑惑”[J]
.首都医药,2010,17(20):44-44.
10
邹小娟,赵勇,杜彩凤.
试议预调查在临床流行病学调查中的应用和意义[J]
.湖北中医学院学报,2010,12(5):74-75.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33
1
徐多勇,李志蜀,袁小玲.
基于UML对中药配方颗粒自动发药机建模[J]
.微计算机信息,2008,24(1):214-216.
被引量:2
2
王旭英,王翠丽.
中药配方颗粒剂的研究及临床应用[J]
.中国实用医药,2007,2(29).
被引量:4
3
雷鹏,刘韶,李新中,徐平声,秦群.
4个不同厂家栀子配方颗粒中栀子苷含量的比较研究[J]
.湖南中医学院学报,2004,24(6):24-25.
被引量:8
4
罗惠玲,陈美欢,何友勤,党振华.
中药配方颗粒在医院的发展趋势[J]
.湖南中医药导报,2004,10(12):48-48.
被引量:10
5
卓安山,罗丽玲,陈长春,黄薇薇.
中药预防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临床观察[J]
.中医杂志,1993,34(2):101-102.
被引量:17
6
张愈东,李志伟.
中药颗粒剂(中药免煎饮片)探讨[J]
.航空航天医药,2005,16(2):59-59.
被引量:12
7
镁日斯,吴二平,周美卉,胡金森,王建新.
中药茵芪合剂降低新生儿溶血病发病率的临床研究[J]
.中医药学刊,2006,24(8):1486-1487.
被引量:6
8
曾锐,祝勇军,俞脉文,刘原芳.
小青龙汤单味浓缩配方颗粒与传统饮片临床疗效对比研究[J]
.中国中医急症,2006,15(11):1233-1234.
被引量:15
9
仇法新,高福君.
中药配方颗粒的发展现状及应用前景[J]
.中国药房,2007,18(3):163-165.
被引量:49
10
朱士春.
医院电子处方应用前后的变化及相关问题[J]
.中国药事,2007,21(3):177-178.
被引量:24
引证文献
10
1
肖桂秀.
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中药饮片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疗效比较[J]
.环球中医药,2013,6(S1):50-51.
被引量:12
2
雷孝义,郁相云,温小丽.
单味中药配方颗粒质量状况分析[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17):85-86.
被引量:3
3
马红,顿建平.
中药配方颗粒在现代化中药房中的应用[J]
.北京中医药,2011,30(5):386-387.
被引量:4
4
马国平.
中药配方颗粒临床应用存在的问题[J]
.中外医学研究,2011,9(29):137-138.
被引量:2
5
陈建萍,李丹琴.
现代化中药房中中药配方颗粒的应用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8):215-216.
被引量:1
6
胡蔓.
中药免煎配方颗粒与传统中药饮片的临床疗效对比与分析[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4):77-77.
被引量:21
7
李美芬,辜学敏,李娉,陈凤媚.
两种不同剂型茵陈蒿汤治疗母婴血型不合的疗效对比[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3,19(22):3469-3471.
8
王世岩,周杰.
中药汤剂和配方颗粒临床应用浅析[J]
.中医临床研究,2015,7(5):32-32.
被引量:9
9
张凯,孙福钊.
门诊医生站与中药配方颗粒调剂设备接口设计与实现[J]
.医疗卫生装备,2016,37(11):58-62.
被引量:4
10
周燕.
类风湿性关节炎采用中药配方颗粒和传统中药饮片治疗的临床对比[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5(21):133-134.
被引量:6
二级引证文献
55
1
李泓乐,谭文红.
中药配方颗粒临床等效性研究现状探析[J]
.亚太传统医药,2020(10):199-201.
被引量:9
2
朱艳.
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中药饮片调剂方式的应用效果比较[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0,13(5):106-107.
被引量:12
3
周卫波,魏菲菲.
临床医生对中药配方颗粒应用认知初步调查[J]
.中国农村卫生,2020(8):21-21.
被引量:8
4
李廷来.
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中药饮片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效果对比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20(28):158-159.
5
刘春红.
我院中药配方颗粒应用状况浅析[J]
.中国实用医药,2012,7(35):266-267.
被引量:1
6
肖卫棉,何翠英.
中药配方颗粒辨证内服联合异维A酸胶丸治疗中重度痤疮疗效观察[J]
.中国美容医学,2013,22(12):1330-1332.
被引量:14
7
马海娟,朱成义.
医院中药房的发展现状和科学化管理[J]
.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3):288-289.
被引量:10
8
袁武军,殷网虎,谢新方.
中药配方颗粒应用情况浅析[J]
.内蒙古中医药,2013,32(20):50-51.
被引量:8
9
陈行愉,韩丽萍,邓伟民.
补肾壮骨配方颗粒的HPLC指纹图谱研究[J]
.中国药房,2013,24(43):4075-4077.
被引量:2
10
刘堃靖,王映辉,李享,张红,王志奇,薛万刚.
中药配方颗粒自动发药机系统建设[J]
.中国医疗设备,2014,29(2):123-124.
被引量:5
1
郑文杰.
张汾生教授临床经验举隅[J]
.四川中医,2016,34(3):109-111.
2
袁媛,高东文,邱霞.
中医药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研究进展[J]
.转化医学杂志,2014,3(4):236-238.
被引量:3
3
王俐琼,张玮.
胁痛的中医辨治[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10(1):38-40.
被引量:19
4
许二平.
抑郁症的中医药研究述评[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8):1744-1746.
被引量:5
5
孟祥乐,余奇,郭澄.
中药药对的临床应用与配伍机制研究概述[J]
.中国药房,2009,20(30):2394-2396.
被引量:21
6
梅荣军,王宇航,赵虎.
慢性疲劳综合症中医辨证分型研究近况[J]
.中医药信息,2011,28(3):149-152.
被引量:17
7
颜士才,王玉敏,喻晓春,付卫星,高俊虹.
不同方式针药结合研究概况及分析[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1,18(11):110-112.
被引量:2
8
余林德,陈占利.
中西医治疗高脂血症临床研究进展[J]
.亚太传统医药,2014,10(22):35-38.
被引量:18
9
郭延东.
论中医思维是中医临床研究的基石[J]
.中医临床研究,2016,8(20):50-51.
被引量:3
10
谢平安,廖辉.
廖辉临床用药经验举隅[J]
.四川中医,2012,30(9):8-10.
被引量:1
山西中医
2009年 第1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