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僧取经图》与《西游记》图像在甘肃地区的流布
出处
《图书与情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Library & Information
二级参考文献8
-
1扎洛.吐蕃求《五台山图》史事杂考[J].民族研究,1998(1):95-101. 被引量:14
-
2马格侠.俄藏黑城出土写本《景德传灯录》年代考[J].敦煌学辑刊,2005(2):249-252. 被引量:4
-
3《大唐西域记》卷10.见《大正新修大藏经》第51卷史传部三,第932页.
-
4刘玉权.榆林窟第29窟窟主及其营建年代考论[A].段文杰敦煌研究五十年纪念文集[C].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6.
-
5谢继胜译,扎雅·诺丹西绕.西藏宗教艺术[M]西藏人民出版社,1989.
-
6[法]戴密微(P·Demieville) 著,耿栤.吐蕃僧诤记[M]甘肃人民出版社,1984.
-
7李德龙.论日本学者对敦煌古藏文禅宗文献的研究[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7(6):60-65. 被引量:4
-
8才让.从《五部遗教》看禅宗在吐蕃的传播和影响[J].西藏研究,2002(1):35-43. 被引量:12
共引文献43
-
1罗墨轩.世德堂百回本《西游记》乌鸡国故事的叙事功能与文本意蕴[J].中国古代小说戏剧研究丛刊,2023(1):31-42.
-
2李凯.汉藏文化交融下的推陈出新之作:丽江市博物院旧藏释迦牟尼佛与十六罗汉唐卡组画[J].藏学学刊,2022(2):163-187.
-
3方璐.“降魔”的西夏书写——以《降伏无明胜势赞》为中心[J].西夏学,2022(2):149-160.
-
4邢耀龙.榆林窟发现西夏第七幅玄奘取经图[J].西夏学,2021(2):260-272. 被引量:1
-
5沙武田.西夏佛教一面相——西夏时期净土思想对敦煌石窟功德和功能的新诠释[J].西夏学,2020(2):246-275. 被引量:2
-
6王胜泽.莫高窟第95窟水月观音图为西夏考[J].西夏学,2019(1):173-181.
-
7袁頔,沙武田.行僧神化与图像重构——瓜州榆林窟第21窟新辨识行脚僧研究[J].形象史学,2021(2):192-218. 被引量:1
-
8杨鸿蛟,王瑞雷.西藏早期罗汉组画图像样式与汉地源流研究——以大昭寺藏十六罗汉唐卡为切入点[J].中国藏学,2023(5):48-57.
-
9魏文.西藏十六罗汉信仰在元明之际的骤兴及其多重功能[J].中国藏学,2023(5):35-47.
-
10张祝平.从孙悟空西游看《西游记》对佛教四大部洲方位的改造[J].江苏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3(1):48-50.
-
1姚庆荣.甘肃地区科技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分析[J].长江丛刊,2017,0(2):78-78.
-
2马慧敏.临夏打秋千[J].汽车自驾游,2010(2):95-95.
-
3宋涛.汉代甘肃文房四宝及与艺术的发展[J].甘肃社会科学,1992(6):112-113.
-
4李晓青.甘肃地区先秦时期的文化交流与融合[J].文博,2010(3):17-22. 被引量:4
-
5刘宜璇.从文化景观地带性管窥甘肃地区多元文化融合[J].美与时代(创意)(上),2015(10):63-66.
-
6王汇涓.甘肃地区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保护与传承[J].艺术科技,2014,27(3):64-64. 被引量:3
-
7苏红伟.浅议甘肃省影视文化产业发展的困境与出路[J].经济视角(下),2013(7):20-23. 被引量:1
-
8张玉涛,魏宏远.全球化和地方性的悖论:甘肃少数民族的文化困境——以裕固族为例[J].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3(1):35-38. 被引量:1
-
9雍际春,陈逸平.天水远古文化与中华文明[J].甘肃社会科学,1995(3):78-81. 被引量:5
-
10马淑娟.兰州太平鼓文化探析[J].甘肃民族研究,2010(2):101-104.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