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板》:政治辩论和法令的“情理”化——劳动或者劳动乌托邦的叙述(之一)
被引量:19
出处
《文艺理论与批评》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4-71,共8页
Theory and Criticism of Literature and Art
基金
上海市重点学科项目[S30101]支持
同被引文献126
-
1孙晓忠.改造说书人——1944年延安乡村文化的当代意义[J].文学评论,2008(3):174-181. 被引量:27
-
2韩毓海.春风到处说柳青——再读《创业史》[J].天涯,2007(3):12-22. 被引量:6
-
3双雪涛.我的朋友安德烈(中篇小说)[J].文学界(原创版),2013(6):3-16. 被引量:2
-
4双雪涛.无赖[J].文学界(原创版),2013(10):42-48. 被引量:2
-
5雷达.《鲁班的子孙》的沉思[J].当代文坛,1984(4):10-14. 被引量:11
-
6秦晋.也谈对《鲁班的子孙》的评价——给雷达同志的信[J].当代文坛,1984(10):33-38. 被引量:3
-
7路坎.谈话剧《李双双》[J].文学评论,1964(1):11-20. 被引量:3
-
8潘旭澜.谈李准的小说[J].文学评论,1964(5):31-42. 被引量:3
-
9贺致平.学习列宁的过渡学说,总结经验教训,肃清左倾流毒,促进农业现代化[J].农业经济丛刊,1981(5):1-7. 被引量:1
-
10力扬.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新国风——读《红旗歌谣》三百首[J].文学评论,1960(1):20-27. 被引量:6
引证文献19
-
1门红丽.丁玲的“乡村疗救”及其限度[J].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22(4):282-291.
-
2康烨.论王安忆的劳动叙事及其审美形构[J].华夏文化论坛,2022(2):210-217. 被引量:1
-
3董丽敏.“劳动”:妇女解放及其限度——以赵树理小说为个案的考察[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0(3):16-28. 被引量:24
-
4李祖德.劳动、性别、身体与文化政治——论“十七年”文学的“劳动”叙述及其情感与形式[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5-13. 被引量:12
-
5徐刚.“劳动乌托邦”的建构——试论1950—1970年代工业文学中“劳动”的意义[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5(1):67-72. 被引量:2
-
6刘佳.劳动与职场乌托邦叙述[J].美与时代(美学)(下),2012(6):122-123.
-
7王琴.解放或悖反:“劳动妇女”与“社交名媛”——试论1949年—1962年中国戏剧中的女性[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14,28(4):60-63. 被引量:1
-
8董丽敏.性别、劳动与“主体”建构难题——重读《流逝》[J].文艺争鸣,2016(5):99-105. 被引量:4
-
9杨宇静.“新工人艺术团”文化实践的力量与困境[J].北京社会科学,2017(7):101-110. 被引量:1
-
10吴晓佳.“算账”书写:“翻身”的性别政治——从赵树理《传家宝》看革命的性别与阶级问题[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58(6):71-80.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65
-
1陈梦梵.《梁秋燕》与1950年代初农村的“翻心”问题[J].戏曲艺术,2021(1):105-110.
-
2雷鸣.论新世纪长篇小说“农民进城”叙事的新向度及生成逻辑[J].山东社会科学,2021(6):42-48.
-
3程娟娟.“翻身”与“翻心”——试论解放区文学中的女性形象[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1,6(4):115-120. 被引量:1
-
4徐刚.“劳动乌托邦”的建构——试论1950—1970年代工业文学中“劳动”的意义[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5(1):67-72. 被引量:2
-
5万佳英,田刚,韩佳宁.从女性形象看赵树理创作思想的矛盾[J].文学教育,2013(11):56-57.
-
6陈娇华.近年来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发展的新趋向[J].兰州学刊,2013(9):59-64. 被引量:3
-
7房利芳.一个朴实自然的农妇——评严歌苓《第九个寡妇》中的王葡萄形象[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4,30(3):102-103.
-
8光梅红.20世纪50年代“劳动光荣”话语的建构与中国妇女解放[J].妇女研究论丛,2014(2):55-61. 被引量:19
-
9程光炜.当代文学六十年 女性文学研究专辑[J].文艺争鸣,2014(6):6-11.
-
10马春花.“女人开火车”:“十七年”文艺中的妇女、机器与现代性[J].文艺争鸣,2014(6):17-23. 被引量:13
-
1数学难 理化烦 一套模型变简单[J].杂文选刊(下半月),2012,0(12):66-66.
-
2韩文奇.论谢灵运山水诗的以理化情[J].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12(3):23-26.
-
3陶富源.论利益追求[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6):78-81.
-
4匡立庆.复读班里的对决[J].少年文艺(南京),2007(6):22-27.
-
5周舟.男孩·女孩[J].新世纪文学选刊,2002,0(5).
-
6涂宇明.从人与自然的关系看山水田园诗的发展流变[J].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12(3):65-68.
-
7小雯.笑话[J].中学生天地(高中综合版)(B版),2008,0(5):43-43.
-
8赵焰,潘成.千年徽州梦[J].度假旅游,2007,0(Z3):68-75.
-
9宋子刚.七月情结[J].创作与评论,1996(4):71-72.
-
10姚秀锋.《故事新编》的“新”与“编”[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0(2):73-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