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栀子深加工综合利用研究
被引量:
1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栀子盛产于我国南方各省,果实中含有藏花素、藏花酸、栀子甙和果胶等,无毒,且对真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双球菌等都有抑制作用,具有凉血降压、清热利湿等功效,对外伤能起到散瘀、消肿等作用。 日本对山栀子的利用已研究多年,并取得很大进展。日本研究人员已从栀子中提取出抗衰老新药,其中栀子黄色素早已应用于多种食品加工。 我国60年代就从栀子中分离出β-甾醇、D-甘露醇。
作者
夏邦旗
机构地区
安徽省分析测试中心
出处
《安徽科技》
1998年第4期31-32,共2页
Anhui Science & Technology
关键词
栀子
深加工
综合利用
黄色素
果胶
分类号
S789.5 [农业科学—林学]
TQ611.3 [化学工程—精细化工]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42
引证文献
12
二级引证文献
107
同被引文献
142
1
陈庄元,董立莎,曹佩雪,梁光义.
不同栀子金花汤煎液中3种成分的变化及抑菌作用的比较[J]
.华西药学杂志,2008,23(2):135-137.
被引量:7
2
孙旭群,赵新民,杨旭.
栀子苷利胆作用实验研究[J]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4,23(5):33-36.
被引量:63
3
张灵玲,关雄.
茶长卷叶蛾的生物学特性及其防治[J]
.中国茶叶,2004,26(5):4-5.
被引量:4
4
傅春升,娄红祥,张学顺.
栀子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J]
.国外医药(植物药分册),2004,19(4):152-156.
被引量:74
5
马万炎,邓大清,候伯鑫,姜芸,唐红伍,劳先闵.
咖啡透翅天蛾生物学特性观察[J]
.森林病虫通讯,1993,12(3):19-21.
被引量:5
6
陈顺伟,汪建明.
超滤法栀子黄精制和浓缩研究[J]
.浙江林业科技,1993,13(3):16-21.
被引量:16
7
孙力军,熊晓辉,沈昌,沈爱光.
用二步法生产天然食用栀子蓝色素[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1994,17(4):98-101.
被引量:18
8
柳素娟,魏宿俊,盛甦.
栀子黄色素的提制及应用研究[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1989,1(1):71-77.
被引量:3
9
谢凤霞,邱祖民,涂盛辉,谢心亮.
吸附树脂AB-8精制栀子黄色素的工艺研究[J]
.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2005,27(1):49-51.
被引量:15
10
中日两国食用着色剂标准研讨会第二次会议纪要[J]
.中国食品添加剂,2005,16(2):135-135.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12
1
车双辉,杜琪珍,钟立人.
栀子成分的开发研究进展[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2,14(5):57-59.
被引量:65
2
李国元,邓青云,华光安,胡波,雷朝亮.
红栀子主要害虫与天敌种类及田间种群动态研究[J]
.昆虫天敌,2005,27(1):21-26.
被引量:3
3
李国元,邓青云,华光安,胡波,雷朝亮.
红栀子园两种主要害虫咖啡透翅天蛾和茶长卷叶蛾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J]
.昆虫知识,2005,42(4):400-403.
被引量:2
4
曾凡逵,李爱军,黄雪松.
栀子黄色素的研究现状[J]
.中国食品添加剂,2006,17(2):110-113.
被引量:14
5
刘爱兵,王晓侠,严玉梅,屈德宁,刘兵.
基于文献计量学的栀子研究领域全景分析[J]
.天津农业科学,2014,20(10):123-127.
被引量:3
6
郭春兰.
栀子病虫害的发生特点与防治措施[J]
.生物灾害科学,2014,37(4):314-317.
被引量:1
7
税珺,刘新华,陈润强,梁日高,马锡权,刘一贞,李妙嫦,袁全孙.
黄栀子果实开发利用价值概述[J]
.现代农业科技,2016(13):121-122.
被引量:8
8
杨芳,龚来觐,孙桂琴,曾作财.
江西樟树地区黄栀子绿灰蝶的生物学特性观察[J]
.中国植保导刊,2017,37(5):42-45.
被引量:3
9
张帆,赵锦慧,张永亮,杨明生,周琳,王红星.
栀子醇提物的抑菌作用研究[J]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7,34(2):110-113.
被引量:10
10
王希,舒宽义,范劲松,江金林,李文君,钟玲.
两种杀虫剂对黄栀子绿灰蝶的田间防效初探[J]
.农药科学与管理,2019,40(5):48-51.
二级引证文献
107
1
严珍,岳建军,万晓梅,彭建明,张丽霞,杨得坡.
一种阳春砂仁新害虫——素雅灰蝶大陆亚种[J]
.中药材,2021,44(5):1071-1074.
被引量:1
2
高宝芝,房启麟,赵松杰,宋宏春.
正交设计优化分清五淋胶囊剂最佳提取工艺[J]
.北方药学,2010,7(2):19-20.
3
傅春升,娄红祥,张学顺.
栀子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J]
.国外医药(植物药分册),2004,19(4):152-156.
被引量:74
4
廖晓峰,陈正行,李永忠,梁平.
栀子中熊果酸的提取与比色法检测[J]
.食品工业科技,2005,26(2):76-77.
被引量:8
5
李国元,邓青云,华光安,胡波.
红栀子园节肢动物群落组成与结构动态[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5,24(3):245-249.
被引量:2
6
任治军,何开泽,张立明,谭健,蒲蔷.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山栀子中栀子甙的含量[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5,17(4):465-467.
被引量:6
7
吴晶,黄澜,吕圭源.
天然色素的药理作用研究概况[J]
.时珍国医国药,2005,16(9):915-916.
被引量:25
8
任治军,何开泽,谭健,蒲蔷.
大孔吸附树脂精制栀子黄色素[J]
.食品科学,2005,26(11):157-162.
被引量:22
9
徐娟,涂炳坤,邓先珍,宋政清,徐春永.
栀子成分开发利用研究进展[J]
.湖北林业科技,2005,34(6):42-46.
被引量:19
10
任治军,张立明,何开泽.
栀子主要成分的提取工艺及药理研究进展[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5,17(6):831-836.
被引量:58
1
黄毅萍,杨家祥,汪永涛,吴金中.
山苍子油综合利用研究(Ⅰ)——假性紫罗兰酮的合成[J]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17(4):85-86.
被引量:1
2
夏邦旗.
桔皮提取黄色素新工艺[J]
.适用技术之窗,1994(4):6-6.
3
谢晓琼,甘纯玑,苏金为,彭时尧.
水溶性红曲黄色素与2种天然黄色素的稳定性比较[J]
.福建农业大学学报,1997,26(3):378-381.
被引量:11
4
王万森,陆海燕.
从桔皮中提取色素和果胶新工艺研究[J]
.食品研究与开发,1998,20(4):24-25.
被引量:4
5
丁利君,罗芹辉.
栀子黄色素稳定性的研究[J]
.广州食品工业科技,1998,14(3):15-17.
被引量:11
6
陈河如,李国海.
相转移催化合成栀子醚的反应动力学研究[J]
.汕头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14(1):24-27.
7
林红秀,伍培辉,郑雯.
超临界CO_2萃取玉米黄色素[J]
.粮油食品科技,1999,7(4):7-8.
被引量:12
8
王婷.
自制柚子皮沐浴露[J]
.老友,2012(11):45-45.
9
严赞开,蔡哲斌,侯明波.
综合利用柑橘皮的优化工艺[J]
.农牧产品开发,1999(9):11-12.
被引量:4
10
马立英.
香精油和果胶的加工[J]
.农家顾问,2005(3):58-58.
安徽科技
1998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