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浅论段玉裁对“犹”的界定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段玉裁是清代著名的语言学家,他通过训诂实践揭示了"犹"的内涵、范围,主要从通假、引申和古今词等通义形式,凸显了其沟通非等义的字词的功能。但是,实际情况极其复杂,段氏界定不能完全包容,用现代语言学"音训和义训"界定"犹"可能更有效。
作者
杜松柏
机构地区
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
出处
《社科纵横》
2009年第9期82-84,87,共4页
Social Sciences Review
关键词
段玉裁
犹
训诂
分类号
H131 [语言文字—汉语]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8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5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8
1
何占涛.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中的古今字浅析[J]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08(1):122-124.
被引量:2
2
刘瑶瑶,杨晓宇.
《说文解字注》声训条例述评[J]
.兰州学刊,2006(6):81-82.
被引量:2
3
王明春.
高诱注中的“犹”字[J]
.枣庄学院学报,2006,23(3):91-92.
被引量:2
4
刘英波.
郑玄《三礼注》中“犹”字用法探究[J]
.聊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96-98.
被引量:2
5
乌兰.
简析训诂术语“犹”[J]
.内蒙古社会科学,2001,22(S1):66-67.
被引量:1
6
李奇瑞.
从《说文解字注》看段玉裁对文字学的理论贡献[J]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31(2):48-52.
被引量:1
7
刘世俊.
论训诂学术语及其规范[J]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6,18(1):5-11.
被引量:5
8
(汉)许慎 撰,(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二级参考文献
8
1
中华书局编辑部.汉魏古注十三经,1998.
2
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读本[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
3
杨勤为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理论与实践[M]石油大学出版社,1990.
4
葛信益,启功整理,沈兼士.沈兼士学术论文集[M]中华书局,1986.
5
陆宗达说文解字通论[M].
6
王力.古代汉语[M]中华书局,1999.
7
(汉)许慎 撰,(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8
(汉)许慎 撰,(清)段玉裁 注.说文解字注[M].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1
共引文献
8
1
王明春.
浅议训诂术语规范化[J]
.德州学院学报,2007,23(1):41-43.
被引量:1
2
熊果,易柳清.
“三礼”郑玄注中古今语考察[J]
.文学界(理论版),2011(1):179-180.
3
陈燕.
看《说文解字》中声训和中国传统文化联系[J]
.邢台学院学报,2012,27(1):167-168.
4
孔珍.
中国语言学学术话语体系的现状与构建策略[J]
.钦州学院学报,2016,31(11):35-39.
被引量:1
5
郝士宏.
《说文解字》“读与某同”考释[J]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22(4):54-59.
6
蒋欢.
课堂古今字教学浅析[J]
.环球人文地理,2014,0(2X):168-168.
7
李艳.
“对文”及相关术语辨析[J]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25(6):31-34.
被引量:2
8
王明春.
试论高诱术语及训诂术语的规范化[J]
.语文学刊(基础教育版),2006(2):114-116.
同被引文献
5
1
王明春.
浅议训诂术语规范化[J]
.德州学院学报,2007,23(1):41-43.
被引量:1
2
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2004.
3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4
冯志伟.现代术语学引论[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7.
5
王宁.训诂学原理[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6.
引证文献
2
1
隗宁.
试论《说文解字注》训诂术语“犹”及训诂术语规范化[J]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12(5):37-39.
被引量:1
2
王虎,李星磊.
《说文解字注》训诂术语“犹”字浅析[J]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9,40(1):153-156.
二级引证文献
1
1
胡继明.
颜师古《汉书注》义训术语研究[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9(6):130-137.
1
王淑玲,黄子辉.
英汉语言新词新语探微[J]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15(5):57-59.
被引量:1
2
朱志军.
义训是一种训诂方法吗?[J]
.河池师专学报,1994,14(1):73-76.
3
薄路萍.
《说文解字注》“浅人”说研究述评[J]
.哈尔滨学院学报,2017,38(2):92-95.
4
陈建.
英汉跨文化交际探究[J]
.职大学报,2008(3):69-70.
被引量:2
5
雒文泉.
浅析“之”字本义[J]
.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12,29(3):124-126.
6
于金华.
试论义界及相关问题[J]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7,28(7):90-91.
7
柯群胜,沈训娇.
英汉翻译中的语义与语势[J]
.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3,9(1):56-56.
8
齐冲天.
一字之训而声韵兼备[J]
.文史知识,2006(5):124-127.
9
吴泽顺,胡婷.
《通雅》音训特色及其对清人的影响[J]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5(5):65-68.
10
庞光华.
《释名》书后[J]
.古籍研究,2003(2):113-114.
社科纵横
2009年 第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