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从人与自然的关系看山水田园诗的发展流变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文章从人与自然的关系入手分析中国古代山水田园诗的发展流变,根据各时期的情景表现特点,可将山水田园诗的发展分为景物手段化、对象化、主体化、意理化等阶段。
作者
涂宇明
机构地区
厦门城市职业学院人文应用学部
出处
《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9年第3期65-68,共4页
Journal of Xiamen Radio & Television University
关键词
山水田园诗
人与自然
天人合一
情景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2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36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8
1
张成.
晋宋至盛唐山水田园诗的思想和谐美[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7(3):64-67.
被引量:1
2
蒋秀碧.
论我国山水文化与山水精神[J]
.青海社会科学,2007(5):22-25.
被引量:17
3
蔡黎.
山水田园诗中的自然空间——中国“天人合一”自然观与山水田园诗[J]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9(2):2-5.
被引量:3
4
马现诚.
魏晋玄学与山水田园诗的生态取向[J]
.江汉论坛,2007(4):108-112.
被引量:1
5
王建疆.
中国诗歌史:自然维度的失落与重建[J]
.文学评论,2007(2):22-27.
被引量:8
6
焦健.
论王维山水田园诗中的“和谐”[J]
.岱宗学刊(泰安教育学院学报),2006(1):1-3.
被引量:5
7
刘曙光.
魏晋山水意识及谢灵运的山水诗[J]
.菏泽师专学报,2002,24(1):8-10.
被引量:2
8
刘绍瑾.
山水文化与中国美学传统[J]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20(3):57-64.
被引量:7
二级参考文献
12
1
[3]刘叔成,夏之放,等.美学基本原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126.
2
楼宇烈.《王弼集校释》[M].中华书局,1980年.第112页.
3
池田大作 汤因比.《展望二十一世纪》[M].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5年.第230-231页.
4
支遁.《大小品对比要钞序》,见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52页.
5
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嵇中散集》,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174页.
6
[美]戴维·埃伦费尔德.《人道主义的僭妄》之“译者的话”,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6年版.
7
陆侃如,冯沅君.《中国诗史·自序》.
8
钱锺书.《宋诗选注·序》,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版.
9
缪钺.《论宋诗》(代序),《宋词鉴赏辞典》,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10页.
10
王怀兴.中国文化简史[M]齐鲁书社,2002.
共引文献
36
1
王芸辉.
襄阳传统建筑柱础的设计风格[J]
.民族艺术研究,2012,25(4):119-122.
2
潘程环.
陶渊明与王维田园诗之比较[J]
.作家,2012(4):129-130.
3
甘益慧,白香.
陶渊明与王维山水田园诗歌之比较[J]
.长沙大学学报,2007,21(4):69-70.
4
邵祥东.
诗情画意“妆”园林[J]
.现代农业科技,2008(2):62-62.
被引量:3
5
王建疆.
中国文学的和谐问题刍议[J]
.贵州社会科学,2008(2):64-77.
被引量:11
6
陈静,陈志相.
山水休闲体育的文化解读——以杭州市为例[J]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8,28(2):74-76.
被引量:2
7
孟祥芬.
山水文化与南方山水画的审美理想[J]
.科技信息,2009(4):208-208.
8
龚彦豪,胡俊.
桂林山水休闲体育的文化解读[J]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0,18(9):97-98.
9
姚康康.
游与郁达夫:自然维度的失落与重建[J]
.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29(1):25-27.
10
姚康康.
从继承走向自赎——郁达夫游记散文创作的文学行为分析[J]
.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11,24(5):93-97.
被引量:1
1
浦漫汀.
大森林的呼唤:简析田犁的童话[J]
.儿童文学选刊,2000(3):90-92.
2
数学难 理化烦 一套模型变简单[J]
.杂文选刊(下半月),2012,0(12):66-66.
3
吴枝培.
赋比兴诠证[J]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1978,15(2):88-90.
4
石英.
乡情·诗情·赤子情——读杨雪《梦里故园》所感[J]
.当代文坛,2007(6):149-149.
5
施仲贞.
论《离骚》名物的表现特点[J]
.船山学刊,2013(4):48-54.
6
施仲贞.
论《离骚》名物的表现特点[J]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0(2):40-46.
被引量:1
7
韩文奇.
论谢灵运山水诗的以理化情[J]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12(3):23-26.
8
刘明华.
李白的逸兴与游兴[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30(6):155-157.
9
匡立庆.
复读班里的对决[J]
.少年文艺(南京),2007(6):22-27.
10
周舟.
男孩·女孩[J]
.新世纪文学选刊,2002,0(5).
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9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