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博物馆与非物质文化保护
被引量:
9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本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民俗文物的搜集方法,以及博物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进行了论述。指出博物馆素有保护、收藏、展示、研究非物质文化的优良传统,在当代非物质文化保护工作中,博物馆将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
宋兆麟
机构地区
中国国家博物馆
出处
《中国历史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7-81,共5页
Journal of National Museum of Chinese History
关键词
博物馆
非物质文化保护
民俗文物
分类号
G122 [文化科学]
G269.2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65
引证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65
1
滕瑜华.
浅谈民俗文物藏品的保护和利用[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6(S1):10-12.
被引量:3
2
白建松.
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的博物馆数字化展示模式与产业化研究[J]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11,9(2):112-117.
被引量:19
3
彭兆荣.
此“博物”抑或彼“博物”:这是一个问题[J]
.文化遗产,2009(4):1-8.
被引量:10
4
宋兆麟.
贵州苗族的农业工具[J]
.农业考古,1983(1):172-181.
被引量:10
5
赵冬菊.
民俗文物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区别[J]
.中国文物科学研究,2007,0(1):16-22.
被引量:1
6
孙九霞.
社区参与旅游对民族传统文化保护的正效应[J]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7(4):35-39.
被引量:71
7
张月玲.
文物保护科学的多学科性探讨[J]
.文物世界,2005(4):78-80.
被引量:4
8
赵亚敏,王云庆.
档案馆等文化事业机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途径[J]
.浙江档案,2006(8):15-18.
被引量:34
9
艾菊红.
文化生态旅游的社区参与和传统文化保护与发展——云南三个傣族文化生态旅游村的比较研究[J]
.民族研究,2007(4):49-58.
被引量:53
10
叶婧,潘林清.中国文化遗产遭遇保护与开发两难[EB/OL].http://www.city8.eom/lvyouditu/537548.html, 2013-06-08.
引证文献
9
1
王旭.
遗产的生产:民俗文物生命价值的重构[J]
.艺术与民俗,2019(2):45-49.
2
翟景宣.
浅谈博物馆对黎锦技艺的展示方法[J]
.北京民俗论丛,2022(1):270-282.
被引量:1
3
吕丞,罗黄儿,张妮.
论我国渔文化的知识产权保护[J]
.科技视界,2012(24):65-66.
被引量:2
4
沈伟雄,周华伟.
我国传统文化保护模式研究综述[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3,24(10):104-106.
5
陈飞龙.
客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博物馆展示[J]
.客家文博,2014(2):49-52.
6
马广韬,郑世明.
高校公共卫生间设施系统人机工程学研究分析[J]
.设计,2015,28(15):136-137.
7
朱堃.
从工具的磨损看麻山苗族对文化所属环境的适应——兼论当代民族博物馆文物征集与展示的实察及改进意见[J]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15,7(3):139-145.
被引量:1
8
刘先福.
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博物馆模式[J]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18,32(4):79-84.
被引量:3
9
聂景爱.
浅谈基于民俗文化遗产保护下博物馆的建设与发展[J]
.文物鉴定与鉴赏,2019(5):98-100.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10
1
李东红,魏金济.
人类学视域下民族博物馆的陈列叙事研究——以元阳县民俗文化陈列馆为考察中心[J]
.西南边疆民族研究,2020(1).
2
赵蕾,刘红梅,杨子江.
基于渔文化视角的休闲渔业发展初探[J]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45-49.
被引量:19
3
余进义.
藏品与博物馆发展的思考[J]
.文物鉴定与鉴赏,2019(13):140-141.
4
林雪.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贵州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初探[J]
.长江丛刊,2019,0(27):71-71.
5
赵诗杨.
云贵两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比较研究[J]
.贵州民族研究,2019,40(9):26-33.
被引量:4
6
张莹,陈洁.
中国淡水渔文化问题研究综述[J]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2019,4(11):79-85.
被引量:1
7
王辉.
博物馆与民俗文物的保护与利用初探[J]
.中国民族博览,2020,0(4):220-221.
被引量:1
8
司金亮.
浅析博物馆与民俗文物的保护与利用[J]
.丝路视野,2019(14):19-19.
9
谢蕊,周梦.
贵州苗族传统服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模式研究[J]
.服装设计师,2021(8):80-86.
10
刘馨.
黎锦互动装置艺术在"非遗"数字化博物馆中的应用研究[J]
.艺术科技,2023,36(19):89-91.
1
赵冬菊.
民俗文物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互渗[J]
.长江论坛,2008(6):79-83.
2
牟平,牟梅,李彤.
试论图书馆在非物质文化保护中扮演的角色和应做的工作[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2):178-181.
被引量:6
3
董涛.
高校图书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
.学理论,2010(3):193-194.
4
赵冬菊.
民俗文物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互渗透[J]
.中国文物科学研究,2008,0(1):82-87.
5
乔敏.
高校图书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角色定位[J]
.办公室业务,2016(17):177-177.
被引量:2
6
武秀英.
浅谈民俗博物馆对民俗文物的研究和保护[J]
.文物世界,2009(4):79-80.
被引量:8
7
闫渝娟.
公共图书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以自贡市图书馆为例[J]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6(1):127-130.
被引量:5
8
非物质文化遗产怎么收藏[J]
.中国收藏,2006(6):22-23.
9
刘宗群.
浅谈民俗文物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联系[J]
.求知导刊,2016(12):65-65.
被引量:3
10
高兴辉.
高校图书馆关于地方文献的搜集[J]
.价值工程,2011,30(24):325-325.
被引量:1
中国历史文物
2009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