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试论科学精神及其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意义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全面理解科学精神可以更好理解科学。从文化的角度来探讨科学精神,可以把科学精神分为三个层次进行剖析,即知识论层次,社会关系层次和价值观层次。科学精神对我国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有重要现实意义。弘扬科学精神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和有效途径。
作者
顾林正
机构地区
绍兴文理学院法学院
出处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0-22,共3页
Probe
关键词
科学精神
科学发展观
分类号
A849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37
同被引文献
21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4
1
朱效民.
国民科学素质——现代国家兴盛的根基[J]
.自然辩证法研究,1999,15(1):41-44.
被引量:9
2
贝尔纳.历史上的科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1..
3
爱因斯坦文集:第3卷[M].许良英,等编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4
贝尔纳.科学的社会功能[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1.
二级参考文献
2
1
贺雄飞.以色列民族精神举偶[J].中外书摘,1997,(5):58-58.
2
1996年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报告.科普研究,1997,(5):60-60.
共引文献
37
1
孟建伟.
科学生存论研究[J]
.齐鲁学刊,2006(2):110-115.
被引量:11
2
杜杰.
科学之体用观[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9(2):141-144.
3
赖小琴.
民族地区科学素养调查的现状与前景[J]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3(1):106-110.
被引量:4
4
刘健智.
从科学的本质看科学教育的发展趋势[J]
.高等教育研究,2006,27(8):54-57.
被引量:11
5
何士青.
创新型国家建设中的政府职能[J]
.河北法学,2006,24(11):73-76.
被引量:1
6
林德宏.
牛顿力学所蕴含的价值观[J]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6,23(6):89-92.
被引量:3
7
王志康.
论科学与技术的划界问题[J]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23(1):95-98.
被引量:4
8
龚友清.
科学技术引起政治上层建筑变迁的历史轨迹[J]
.科学学研究,2006,24(A02):340-343.
9
陈劲,贾丽娜.
中外女科学家成功因素分析[J]
.科学学研究,2006,24(A02):353-360.
被引量:9
10
熊士荣,康雪君.
科学、科学文化和科学教育[J]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28(3):165-168.
同被引文献
21
1
刘大椿.
论弘扬科学精神[J]
.求是,2001(24):51-54.
被引量:8
2
曲铁华,马艳芬.
论当代中小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策略[J]
.中国教育学刊,2005(2):11-14.
被引量:9
3
夏劲,张弘政.
近代以来中国现代化运动中科学精神缺失的文化视角探析[J]
.自然辩证法通讯,2005,27(4):34-39.
被引量:6
4
吴恒亮.
科学精神——创新文化的核心要素[J]
.科技管理研究,2008,28(8):273-275.
被引量:9
5
金俊岐,宋屹东.
30年来我国科学精神研究的社会维度概论[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6(5):23-27.
被引量:4
6
孙兰英.
论科学精神在工程创新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J]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4):343-347.
被引量:1
7
王辉,和建华,杨伯成.
浅谈当代大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J]
.教育与职业,2012(15):177-178.
被引量:5
8
包水梅,李世萍.
我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困境及其根源与出路[J]
.现代教育管理,2012(8):83-89.
被引量:29
9
何花,丁阿蓉.
新时代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通共育[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下旬),2018(11):83-84.
被引量:1
10
蔡铁权.
科学教育中科学精神的地位及养成[J]
.全球教育展望,2016,45(4):79-93.
被引量:26
引证文献
1
1
郝琦蕾,万雅馨.
中小学科学教育中科学精神培育的价值、困境与策略研究[J]
.教学与管理,2024(33):24-29.
1
达丽美,杜萍.
论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地位[J]
.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10,30(3):48-50.
2
姜秀珠.
弘扬科学精神,树立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J]
.精神文明导刊,2003(6):18-19.
3
张景荣.
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6(9):40-43.
被引量:6
4
王晓青.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需要破除六个认识误区[J]
.大连干部学刊,2008,24(12):46-47.
5
朱炎,刘英.
浅论科学发展观的哲学思想[J]
.民航政工,2011(3):68-70.
6
邢洪儒,刘晓钟.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应深刻认识和把握四个维度[J]
.长江论坛,2009(3):24-27.
7
姜秀珠.
弘扬科学精神,树立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J]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3,5(1):32-34.
8
常卫.
以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为契机不断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J]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9(5):4-5.
9
范连生.
关于运用科学发展观的实践路径[J]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10,32(2):22-24.
10
刘海飞.
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J]
.大连干部学刊,2009,25(10):30-32.
被引量:3
探索
2009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