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香蕉的采后生理与保鲜技术
被引量:
1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香蕉是人们喜爱的热带、亚热带名果,但不易保鲜、不耐贮运,采后的防腐保鲜措施不当,就会在后熟过程中腐烂。据资料报道,香蕉采后的运销因腐烂造成的损失达总产量的20%以上。为解决香蕉的采后防腐保鲜问题,国内外对香蕉的采后生理、病理及保鲜技术进行了大量的试验...
作者
莫磊兴
邹瑜
李小泉
林贵美
机构地区
广西农科院植物组培苗有限公司
出处
《广西农业科学》
CSCD
1998年第5期266-268,共3页
Guangxi Agricultural Sciences
关键词
香蕉
采后生理
保鲜技术
分类号
S668.101 [农业科学—果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212
引证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94
参考文献
5
1
王圣俊.国外香蕉的贮藏及加工利用近况[J].热带作物研究,1988,(2):61-63.
2
王爱平,赖钟雄,潘良镇,赖坚定.
香蕉细胞工程与基因工程研究进展[J]
.福建果树,1995,14(2):16-18.
被引量:1
3
吴瑷平等.香蕉的采后生理生化变化及其贮藏催熟技术[J].中国农业文摘—园艺,1992,8(6):1-6.
4
郑元桂.
蔗糖酯在香蕉保鲜中的应用[J]
.中国果品研究,1997,17(3):18-19.
被引量:3
5
Bendgude S.P.et al.Effects of Some Chemicals on the Shelf-life of Banana.Journal of Maharastr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India).1993.18(2):191-193.
共引文献
2
1
关夏玉,管永光,陈清西,庞杰.
香蕉的采后变化及其贮藏保鲜研究进展[J]
.农业工程学报,2004,20(z1):288-292.
2
肖付刚,罗松明,刘钟栋.
多元醇脂肪酸酯的防腐保鲜效果[J]
.中国食品添加剂,2006,17(1):87-92.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212
1
林贵美.
香蕉组培苗的研究与推广[J]
.中国热带农业,2005(6):24-27.
被引量:10
2
寇莉苹,刘兴华,薛惠岚.
富士苹果果肉褐变研究现状[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29(z1):144-146.
被引量:18
3
胡会刚,莫亿伟,谢江辉,张鲁斌,谷会,李俊峰,弓德强.
水杨酸提高香蕉采后果实抗氧化能力和保鲜效果研究[J]
.食品科学,2009,30(2):254-259.
被引量:35
4
谢芬华.
如何配制和使用乙烯吸收剂[J]
.福建农业,2001,0(4):11-11.
被引量:1
5
胡美姣,张令宏,杨凤珍,郑服丛.
香蕉果实潜伏侵染真菌研究[J]
.中国果树,2004(5):6-8.
被引量:7
6
王向阳.
延长黄熟香蕉货架期的研究[J]
.果树学报,2004,21(5):429-433.
被引量:10
7
黄锡琨,陈春光.
香蕉果实的保鲜贮藏[J]
.果树科学,1993,10(4):221-223.
被引量:2
8
王璧生,刘景梅,蔡曼珊,陈霞.
50%特克多悬浮剂防治香蕉采后主要病害药效试验[J]
.广东农业科学,2004,31(6):70-71.
被引量:7
9
阎田,沈全光.
香蕉成熟时的呼吸跃变及腺苷三磷酸代谢[J]
.植物学通报,1993,10(1):60-62.
被引量:2
10
刘秀娟,张开云,杨业铜,黄圣明.
咪鲜安杀菌剂对香蕉、芒果采后病害的控制效果[J]
.热带作物研究,1994(2):64-68.
被引量:15
引证文献
11
1
关夏玉,管永光,陈清西,庞杰.
香蕉的采后变化及其贮藏保鲜研究进展[J]
.农业工程学报,2004,20(z1):288-292.
2
谢建华,庞杰.
香蕉采后生理与保鲜技术研究进展[J]
.保鲜与加工,2010,10(6):37-42.
被引量:29
3
张爱玉,李俊,黄秉智,孟祥春,段冬洋,蒋侬辉.
韭菜提取物对香蕉后熟过程中主要生理指标变化的影响[J]
.食品科学,2011,32(20):253-256.
被引量:4
4
苏清彩,林丽莎,郑朕,程丽林,聂小宝.
香蕉保鲜技术研究进展[J]
.农产品加工(下),2012(4):95-96.
被引量:4
5
陈振东,郑涛,林秀香.
香蕉采后生理及贮藏保鲜研究综述[J]
.中国农学通报,2013,29(7):61-64.
被引量:29
6
胡伟,颜彦,徐碧玉,金志强.
氨氧乙酸对香蕉采后成熟的调控及其生理机制[J]
.热带作物学报,2015,36(2):377-383.
被引量:3
7
张彪,唐先谱,张新,乔丽萍,李喜宏.
复合保鲜剂对鲜切香蕉贮藏品质的影响[J]
.中国食品添加剂,2017,28(9):146-150.
被引量:2
8
陈乾,陈昱吉,潘莹.
香蕉货架期调控方法分析[J]
.南方农业,2017,11(35):91-93.
被引量:1
9
金钊,刘菊华.
浅谈科学技术在中国香蕉产业中的作用[J]
.热带农业科学,2018,38(9):100-104.
被引量:7
10
宋晓兵,彭埃天,凌金锋,陈霞,程保平,崔一平.
吡唑醚菌酯·二氰蒽醌对香蕉采后炭疽病的防治效果评价[J]
.植物保护,2019,45(1):230-233.
被引量:8
二级引证文献
94
1
吴建生.
质膜渗漏及淀粉降解与晚采蕉衰老进程的关系[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6(6):672-674.
被引量:1
2
徐碧玉,苏伟,张建斌,刘菊华,金志强.
香蕉果实SMART cDNA文库的构建及利用PCR方法筛选香蕉Actin2基因[J]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005,13(5):375-380.
被引量:16
3
庄军平,苏菁,陈维信.
一种从香蕉果实提取高质量RNA的方法[J]
.分子植物育种,2006,4(1):143-146.
被引量:33
4
王尉,梁国鲁,谢江辉.
香蕉不同组织中总RNA提取方法的研究[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2(1):62-67.
被引量:14
5
刘顺枝,许丽琼,张燕琴,胡位荣.
1-甲基环丙烯对高温贮藏的香蕉果实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J]
.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7(1):42-46.
被引量:9
6
庞学群,李云,徐兰英,黄雪梅,张昭其.
不同温度下后熟香蕉果实果皮生理与颜色变化[J]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008,16(6):531-536.
被引量:14
7
毕伟.
多酚氧化酶(PPO)与酚类物质对果实颜色的影响[J]
.科技信息,2008(21):43-44.
被引量:5
8
贾彩红,林水玉,张建斌,刘菊华,金志强,徐碧玉.
香蕉中一个新的S-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基因的克隆及采后表达分析[J]
.果树学报,2009,26(3):329-333.
被引量:2
9
王卓,贾彩虹,金志强,徐碧玉.
香蕉果实高质量总蛋白的提取方法[J]
.果树学报,2009,26(3):414-417.
被引量:11
10
杨苞梅,谢晓丽,李国良,姚丽贤,何兆桓,周昌敏,涂仕华.
氮、钾营养对香蕉生长的影响[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9,15(3):724-728.
被引量:15
1
黄雪梅,庞学群,季作梁.
香蕉采后防腐保鲜技术研究进展[J]
.食品科学,2001,22(1):80-83.
被引量:9
2
罗保康,韦祖桂,邓飞洪.
荔枝耐贮品种与采后防腐保鲜方法筛选[J]
.广西热作科技,1991(2):24-30.
被引量:2
3
汪丽军,刘涛,李丽,李天秀,高希武,王跃进.
丙酸热水综合处理技术对采后杨梅腐烂率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研究[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7(6):116-120.
被引量:7
4
赵明慧,饶景萍,辛付存,夏源苑.
红富士苹果采后二氧化氯处理的保鲜作用[J]
.果树学报,2011,28(2):252-256.
被引量:13
5
张倩,辛力,亓雪龙,孙玉刚,孙山,张静.
肉桂精油对甜樱桃果实品质和货架期的影响[J]
.核农学报,2015,29(9):1737-1742.
被引量:39
6
吴武,朱二,陈兆星,方怡文,严翔,张洪铭,程运江.
碳酸钠在早熟蜜柑采后防腐保鲜中的应用效果[J]
.保鲜与加工,2014,14(6):9-12.
被引量:5
7
陈学红,郑永华,杨震峰,马素娟,冯磊.
高氧处理对草莓采后腐烂和品质的影响[J]
.农业工程学报,2004,20(5):200-202.
被引量:60
广西农业科学
1998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