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近代日本侵略扩张的文化探析——兼论二战以来日本难以认罪的原因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近代日本军国主义对外发动的一系列侵略战争以及二战以来不正视其所犯罪行而加以反省,其原因极为复杂,就文化要素而言,主要有:神国观念衍生出极端民族利己主义;武士道演化为军国主义精神支柱;天皇崇拜转化成为扩张疯狂;军国主义遗毒使其难以反省。对此,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和高度的警惕,与之进行长期不懈的斗争。
作者
尹业香
郭定
机构地区
长江大学政法学院
出处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16-119,共4页
Hubei Social Sciences
关键词
日本
侵略
文化
认罪
分类号
I313.46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22
同被引文献
9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1
1
[苏]谢·亚·托卡列夫 魏庆征译.世界各民族历史上的宗教[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2
[日]佐藤正英.日本伦理思想史[M].东京:东京大学出版会,2003.
3
[日]近代日本思想研究会.近代日本思想史[M].东京:青木书店,1956.
4
[日]日本思想大系:第45卷[M].东京:岩波书店,1978.
5
[日]新渡户稻造.武士道[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6
[日]森岛通夫.透视日本[M].天津编译中心,译.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
7
[日]若棍泰雄.日本的战争责任[M].赵自瑞,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8
[日]笠原一男.日本史研究[M].东京:山川出版社,1975.
9
[美]埃德温·赖肖尔.日本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
10
[日]陆军省.明治天皇传记史料·明治军事史(上)[M].东京:原书房.1966.
共引文献
22
1
王立.
中国古代丧悼哀毁习俗与悼祭文化[J]
.北方论丛,2005(2):8-13.
被引量:1
2
吴玲.
谈西田伦理学中的东西方文化因子[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65-69.
3
游博.
冷战后中日关系中历史认识问题激化的日本文化因素[J]
.理论导刊,2006(12):104-105.
被引量:1
4
郭淑云.
“萨满”词源与词义考析[J]
.西北民族研究,2007(1):158-163.
被引量:15
5
向春玲.
儒家文化的现代意义[J]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8,12(6):39-43.
被引量:13
6
冉思东.
公共道德危机的法律干预——从“范跑跑”事例说起[J]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1(6):70-76.
被引量:3
7
张玉能.
深层审美心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J]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1(4):57-63.
被引量:6
8
瞿宏州.
“多头怪”形象生成的社会背景推演述[J]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26(5):166-169.
9
宋彭.
现代化道路上的分裂与整合——辛亥革命与明治维新后中日两国不同国家状态的原因探析[J]
.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11,25(2):86-90.
10
何宛昱,刘旭升,代玉.
试析战后初期美国对日本教育的改造[J]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29(3):77-78.
同被引文献
9
1
邓红.
论日本侵华时期的学校奴化教育[J]
.日本问题研究,1999,13(2):55-59.
被引量:1
2
刘金才.
中日跨文化交流和理解的隔膜[J]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5-10.
被引量:4
3
李楠.
德国认罪的心理结构[J]
.中国图书评论,2007,30(2):18-22.
被引量:3
4
黄志强.
简析近代日本对外侵略的文化因素[J]
.理论观察,2007(2):64-66.
被引量:1
5
杨金文.
忏悔观念与中国文化之悔过精神[J]
.现代哲学,2007(6):128-134.
被引量:4
6
潘菊珊.秦刚:中国也曾是世界老大并且不止一百年[N].京华时报,2014-5-30.
7
沈承恩.
新与旧[J]
.天风,2008(1):2-4.
被引量:1
8
刘春杰.
试论伪满时期日本对中国东北的侵略形式[J]
.学术交流,2015(2):212-217.
被引量:4
9
吴广义.
解析中日关系中的历史问题[J]
.世界经济与政治,2004(2):41-46.
被引量:12
引证文献
2
1
王珊.
论“悔过自新”观念的普世性[J]
.赤子,2015(3):27-29.
2
秦昕.
探究日本发动侵华战争背后的文化因素[J]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6,37(11):103-106.
1
吴秀珍.
《推销员之死》中的神话暗喻[J]
.文学教育,2011(2):109-109.
2
张真.
《洛丽塔》:从小说到电影[J]
.飞天,2010(10):106-107.
被引量:1
3
向天渊.
众声喧哗的多元发展态势——二战以来世界文学概观[J]
.当代外国文学,2000,21(4):106-114.
被引量:1
4
雷晓东.
论我党历史上的两次文艺座谈会[J]
.赤子,2015(9Z).
5
王倩,计艳辉.
看不见的“我”与看得见的成长——《看不见的人》自我成长主题研究[J]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4(2):141-143.
被引量:1
6
付洁.
在参差交错中求同存异——对《看不见的人》中的多重原型解读[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5,36(4):39-41.
7
冯远理.
关于法的断想[J]
.杂文选刊,2002,0(9):6-6.
8
杨敏.
美国黑人文学中女性形象分析[J]
.天府新论,2006(B06):222-223.
9
艾洛.
茨维塔耶娃的假期[J]
.留学生,2015,0(14):8-8.
10
王若茜.
试谈佐多稻子的早期生活与创作[J]
.外国问题研究,1986(3):47-52.
湖北社会科学
2009年 第1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