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清末至北洋政府统治时期马相伯对国家结构的思考 被引量:1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马相伯是清末立宪派代表人物,武昌起义后他转向民主共和立场。他关于国家结构的思考具有代表性。清末至1916年,他持单一制立场,主地方自治,1916年他开始转变,主张中国采行联邦制。他的思想变化具有复杂的背景和深刻的根源,典型地反映了立宪党人的政治见解和政治性格,也反映了近代中国政治生活中一个层面——中央与地方关系及其复杂性。不过,马相伯的思想也体现了鲜明的个性特征。
作者 张继才
出处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23-125,共3页 Hubei Social Sciences
基金 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民国初年的联邦主义研究"(2007Y021)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1

  • 1严昌洪,张继才.略论梁启超的国家结构观及其活动[A].李喜所.梁启超与近代中国社会文化[C].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
  • 2政闻社宣言书.政论,1907,(1).
  • 3朱维铮.马相伯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
  • 4马相伯.宪法的总统.震旦月报,1913,(3).
  • 5马相伯.宪法的总统[A].沈云龙.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C].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本.
  • 6张若谷.马相伯(良)先生年谱[A].沈云龙.近代中国史料丛刊[C].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本.
  • 7梁启超.致蔡锷第三书[A].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护国文献上册[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5.
  • 8伧父.集权与分权.东方杂志,1916,(7).
  • 9梁任公先生第二次谈话.东方杂志,1916,(9).
  • 10储国珍.省宪问题[J].东方杂志,1922,19(22).

共引文献6

同被引文献44

  • 1张学继.民国初年的制宪之争[J].近代史研究,1994(2):48-66. 被引量:18
  • 2韩华.陈焕章与民国初年的国教运动[J].近代史研究,2002(3):189-221. 被引量:13
  • 3张玉法.《民国初年的政党》,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国91[2002]年,第163页.
  • 4《宪友会开大会纪事》,《申报》1911年6月10日.
  • 5《论民主党》,《民国经世文编》正编,政治三,转见谢彬:《民国政党史》,第242—244页.
  • 6《民主党成立会纪事》,《时报》1912年10月29日.
  • 7《民主党宣告党员书》,《时报》1913年3月12日.
  • 8黄远庸:《社会心理变迁中之袁世凯》,《黄远生遗著》卷一,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本,1988年,第2页.
  • 9《欢迎马君盛》,“教内新闻”(北京),《广益录》1912年8月17日.
  • 10《马相伯先生演说词》,《广益录》第26号,1912年8月17日.

引证文献1

二级引证文献4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