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史学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13-115,共3页
Journal of Historiography
参考文献18
-
1《清史列传》卷68,《儒林传下一·吴任臣传》,王钟翰点校本,中华书局1987年版.
-
2朱仲玉.《吴任臣和(十国春秋)》,载《中国历史文献集刊》第4集,1983年,第59页.
-
3姜义华.《中国学术名著提要·历史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41页.
-
4李豫川.从史籍诗文记载看青城山道教[J].中国道教,2000(4):40-43. 被引量:1
-
5《南开大学历史系建系七十五周年纪念文集》,南开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85页.
-
6龚嘉俑修,李格纂.《杭州府志》卷145,《文苑二》.民国十一年(1922)印本.
-
7前揭朱仲玉.《吴任臣和<十国春秋>》.
-
8李富孙,等.《鹤征录》卷2,《二等三十人》,清嘉庆刻本.
-
9赵世安.《仁和县志》卷19,《人物·淳行》.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刻本.
-
10赵世安.《仁和县志》卷19,《人物·淳行》.
同被引文献8
-
1马昌仪.山海经图:寻找《山海经》的另一半[J].文学遗产,2000(6):19-29. 被引量:37
-
2马昌仪.明清山海经图版本述略[J].西北民族研究,2005(3):81-91. 被引量:14
-
3李金堂.清代金陵学人传略(一)[J].南京师专.南京教院学报(文科版),1994,10(2):36-42. 被引量:1
-
4吴超.吴任臣生卒年及其交友新考[J].沧桑,2012(3):53-55. 被引量:4
-
5赵毓龙,胡胜.从《山海经广注》图看图像在话语转喻过程中的负作用[J].求是学刊,2012,39(6):129-132. 被引量:1
-
6吴超.清初学术视野下的《山海经广注》[J].历史档案,2013,26(2):56-61. 被引量:1
-
7吴超.清初学者吴任臣学谱与著述考略[J].兰台世界(上旬),2014(10):153-154. 被引量:1
-
8马昌仪.山海经图的传承与流播[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6(2):69-79. 被引量:7
-
1祁增年.钟情于书的少年[J].读与写(初中版),2017,0(1):9-9.
-
2金朝晖.填字[J].音乐世界,2013(21):148-148.
-
3张智帅.《全唐诗》中顾况诗异文例析[J].青年文学家,2012,0(13):126-127.
-
4李晓音.浅析《聊斋志异》成书的现实依据[J].大众文艺(学术版),2014(7):42-42.
-
5博学鸿儒——钱钟书[J].当代学生(读写),2010(10).
-
6戚永晔.浮生只合“小团圆”——专家学者热议张爱玲遗作《小团圆》[J].文化交流,2009(7):40-43.
-
7何散芬.浅谈李煜词中的“愁”[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1996,0(2):16-20. 被引量:2
-
8大学者的小孩心[J].文学少年(中学),2012(12):29-29.
-
9張宗友.竹垞尺牍十通考释[J].古典文献研究,2013(1):446-462.
-
10忠诚.钱钟书的十六字养生[J].政府法制,2010(24):29-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