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兴城地区玉米螟重发原因及防治对策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介绍了兴城地区玉米螟的发生规律和发生条件,分析了其重发原因,并提出防治对策,以期为兴城地区玉米螟防治提供参考。
作者
吴微微
机构地区
辽宁省兴城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第17期165-165,167,共2页
Moder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关键词
玉米螟
发生规律
重发原因
防治对策
辽宁兴城
分类号
S435.132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0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20
同被引文献
66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38
参考文献
4
1
徐建亚.
春玉米不同栽培方式对亚洲玉米螟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2003,31(3):356-357.
被引量:3
2
刘晓峰,王俊.
玉米螟发生规律与防治对策[J]
.现代农业科技,2008(2):98-99.
被引量:8
3
宫瑞杰,李玉民,刘家骧,陈阳.
赤峰地区玉米螟发生规律研究[J]
.内蒙古农业科技,2007,35(5):56-57.
被引量:8
4
肖洪儒,姚永存,邹积田.
辽西半干旱区玉米螟重发的原因及综防措施[J]
.杂粮作物,2009,29(3):222-223.
被引量:5
二级参考文献
10
1
江苏省棉田玉米螟大发生原因及其防治策略[J]
.江苏农业科学,1994,22(1):35-37.
被引量:4
2
朱月英,徐文华,李洪山,周加春,施建中,吴国群,周生丰,袁增干.
棉田三代亚洲玉米螟分布和转移为害规律[J]
.中国棉花,1996,23(7):13-14.
被引量:5
3
全国玉米螟综合防治研究协作组.我国玉米螟优势种的研究[J].植物保护学报,1988,15:147-152.
4
张孝羲主编.昆虫生态及预测预报[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5.127-140.
5
丁锦华主编.农业昆虫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245-249.
6
张孝羲主编.昆虫生态及预测预报[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5.127-140.
7
忻亦芬.作物病虫害防治[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4.74.
8
李星海.作物栽培学[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
9
丁锦华主编.农业昆虫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257-299.
10
宫瑞杰,鲁秀芝,李春峰,白水,裴廷晓,乌秀雯,裴芳荣.
玉米螟综合防治技术[J]
.内蒙古农业科技,2002,30(5):29-30.
被引量:7
共引文献
20
1
孟昭金,高静,陈平,王庆军,高姝.
亚洲玉米螟预测预报方法及综合防治[J]
.河北农业科学,2008,12(5):39-40.
被引量:10
2
杨耿斌.
黑龙江省玉米螟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J]
.农业科技通讯,2009(8):141-143.
被引量:6
3
刘继国,肖万欣,史磊,刘晶.
浅析东北春播玉米育种主要目标和提高育种效率的途径[J]
.辽宁农业科学,2010(3):73-77.
被引量:2
4
喻健.
江淮地区玉米螟发生条件及防治措施[J]
.现代农业科技,2010(19):161-161.
被引量:2
5
李唐,连梅力,常六旺,杨俊德,张筱秀,周运宁.
糯玉米田亚洲玉米螟发生危害特点调查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2010,26(21):235-242.
被引量:17
6
余金咏,于泉林,周印富.
菜田套种玉米模式下亚洲玉米螟发生动态及为害[J]
.天津农业科学,2011,17(1):120-123.
被引量:2
7
侯升林,杜瑞恒,刘占凯,吕芃,籍贵苏,李素英,刘国庆,王丽华,马雪,许丽萍,孙庆军.
河北省盐碱地能源甜高粱生产技术规程[J]
.中国科技成果,2011(6):17-18.
被引量:1
8
白昆山.
绥中县玉米螟危害上升原因分析及防治建议[J]
.现代农业科技,2011(6):199-199.
9
武荣盛,陈素华.
内蒙古地区玉米螟发生的气象条件适宜度预报[J]
.中国农业气象,2011,32(3):471-474.
被引量:2
10
李唐,连梅力,常六旺,杨俊德,张筱秀,周运宁.
Reasearch on Occurrence Rules of Asian Corn Borer Ostrinia furnacalis in the Field of Waxy Corn[J]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2011,12(9):1388-1395.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
66
1
龙玲,刘红梅,冯明义,陆绍炎,莫纯碧,王军,姜府文.
赫章县小麦条锈病越夏状况调查[J]
.贵州农业科学,2009,37(9):104-106.
被引量:2
2
顾家禄.
2007年红河州稻飞虱的突发性发生与应急防治对策[J]
.云南农业科技,2008(S3):123-125.
被引量:1
3
周春敏,邢德利.
2004年小麦蚜虫发生特点及防治策略[J]
.河北农业科技,2004(8):16-16.
被引量:3
4
黄朝炎,王长青,张君.
襄樊市小麦条锈病发生流行的基本规律及治理对策[J]
.湖北植保,2004(5):35-36.
被引量:2
5
靳桂芝,张会孔,杨振霞,孔凡凤.
二代棉铃虫发生量预报技术研究[J]
.植物保护,1995,21(3):30-32.
被引量:7
6
简桂良,马存,陈其煐.
豫北棉区气温与湿度对黄萎病发生的关系分析[J]
.植物病理学报,1995,25(1):17-22.
被引量:13
7
周红波.
广西稻飞虱的发生演变及其原因分析[J]
.广西植保,1996,9(1):11-14.
被引量:4
8
任国玉,初子莹,周雅清,徐铭志,王颖,唐国利,翟盘茂,邵雪梅,张爱英,陈正洪,郭军,刘洪滨,周江兴,赵宗慈,张莉,白虎志,刘学峰,唐红玉.
中国气温变化研究最新进展[J]
.气候与环境研究,2005,10(4):701-716.
被引量:606
9
林而达,许吟隆,蒋金荷,李玉娥,杨修,张建云,李从先,吴绍洪,赵宗群,吴建国,居辉,严昌荣,王守荣,刘允芬,杜碧兰,赵成义,秦保芳,刘春蓁,黄朝迎,张小全,马世铭.
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Ⅱ):气候变化的影响与适应[J]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06,2(2):51-56.
被引量:260
10
汤金仪,胡伯海,王建强.
我国水稻迁飞性害虫猖獗成因及其治理对策建议[J]
.生态学报,1996,16(2):167-173.
被引量:77
引证文献
1
1
霍治国,李茂松,李娜,王丽,黄大鹏,王春艳.
季节性变暖对中国农作物病虫害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学,2012,45(11):2168-2179.
被引量:38
二级引证文献
38
1
马春森,马罡,赵飞.
气候变暖对麦蚜的影响[J]
.应用昆虫学报,2014,51(6):1435-1443.
被引量:30
2
郭建平.
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生产的影响研究进展[J]
.应用气象学报,2015,26(1):1-11.
被引量:355
3
江慧珍,朱红根.
气候变化对种植业的影响及应对策略[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4,25(12):37-39.
4
刘明,付晓玉,杨璐,李炳昆,米雷,张鸿,马键,张兵兵,米娜.
1960—2013年抚顺地区主要气候要素变化特征[J]
.气象与环境学报,2015,31(6):140-146.
被引量:4
5
吴绍洪,罗勇,王浩,高江波,李传哲.
中国气候变化影响与适应:态势和展望[J]
.科学通报,2016,61(10):1042-1054.
被引量:54
6
张蕾,郭安红,王纯枝.
小麦白粉病气候风险评估[J]
.生态学杂志,2016,35(5):1330-1337.
被引量:6
7
白蕤,李宁,张蕾,钟曼茜,陈汇林,刘少军,王斌.
气象因子对海南稻飞虱发生的影响[J]
.广东农业科学,2016,43(9):90-97.
8
左建国.
关于小麦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J]
.农业科技通讯,2017(2):145-147.
被引量:30
9
高立堂,王万敏,蔡维沛.
火灾后型钢混凝土异形柱正截面承载力的简化计算[J]
.自然灾害学报,2017,26(1):129-148.
10
左建国.
山东省小麦种植及病虫害防治技术[J]
.中国农业信息,2016,28(24):83-85.
被引量:4
1
宋国华,吴微微,智冬梅.
兴城地区东亚飞蝗的发生及防治[J]
.现代农业科技,2009(7):109-109.
被引量:1
2
金权.
兴城地区花生高产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09(20):38-39.
3
李立杰.
兴城市花生连作障碍发生原因及防控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5(9):49-50.
被引量:3
4
马日新.
辽宁兴城地区脱毒马铃薯配方施肥关键技术[J]
.吉林蔬菜,2008(3):85-85.
5
齐放,宋国华.
花生新品种在兴城市的种植表现及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1(3):83-83.
6
王文琳.
辽宁兴城地区苹果轮纹病的综合防治[J]
.北京农业(下旬刊),2013(A07):49-49.
7
宋国华,吴微微.
兴城地区花生主要病虫害的发生及防治[J]
.现代农业科技,2009(7):119-119.
被引量:1
8
湛浩然,杨建荣.
石河子垦区玉米螟防治研究概述[J]
.新疆农垦科技,1994,17(4):11-13.
9
唐成霞,徐晶,孙文志,孙彦华.
两种绿色防控措施对玉米螟防治效果研究[J]
.种子世界,2011(7):21-22.
被引量:1
10
李可凡.
我国亚洲玉米螟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J]
.河南农业,2014(4):53-54.
被引量:4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 第1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