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信息科学视域与“文学性”观念的转型 被引量:2

The Domain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he Transition of the Concept of "Literariness"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20世纪初期"文学性"的诞生,确立了文学的边界,实现了文学的独立;信息时代的到来,"文学性"之再生,跨越了文学的边界,实现了由文学向非文学领域的扩张。"文学性"观念发生的这种根本的转型,需要结合信息科学视域来认识。信息时代为"文学性"转型论提供了话语语境,信息主义为"文学性"转型论奠定了理论基础,信息革命带来的整体性思维方式成为了"文学性"观念转型的深层动因。 The birth of 'literariness' established the border of the literature,achieved the independence of literature in the early 20th century;with the coming of the Information Age,the re-birth of 'literariness' has crossed the border of literature and enabled literature to expand to the field of non-literature.Such a radic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view of 'literariness' requires to be understood within the domain of Information Science.While the Information Age provides a context for the transformation of 'literariness',this informationalism has laid the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transformation of 'literariness',and at the same time,the whole way of thinking,which is brought about by information revolution,has deeply motivated the transformation of 'literariness'.
作者 王轻鸿
出处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88-92,共5页 Zhejiang Social Sciences
关键词 文学性 信息时代 信息主义 信息思维 Literariness,the Information Age,Informationalism,Informational Thinking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2

  • 1[美]伯格 姚嫒译 柯平校.《通俗文化、媒介和日常生活中的叙事》[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 2[美]乔纳森·卡勒.《理论的文学性成分》,余虹等主编.《问题》第一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版,第118页.
  • 3J·希利斯·米勒,国荣.全球化时代文学研究还会继续存在吗?[J].文学评论,2001(1):131-139. 被引量:507
  • 4高文强.文化研究与现代性国际高层学术论坛述评[J].文学评论,2006(5):220-223. 被引量:3
  • 5孙绍振,夏中义.从工具论到目的论[J].文艺理论研究,1997(6):7-13. 被引量:8
  • 6[美]希利斯·米勒.《论文学的权威性》,《文艺报》,2001年8月28日.
  • 7[法]雅克·德里达.《一种疯狂守护着思想》,何佩群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76-77页.
  • 8[美]理查德·罗蒂.《自然与哲学之境》,李幼蒸译,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376页.
  • 9[美]希利斯·米勒.《我对文学的未来是有安全感的》,《文艺报》,2004年6月24日.
  •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151页.

二级参考文献15

  • 1德里达.《心理:另类发明》(Psyche:Inventions de l'autre).巴黎:加利利出版社,1987年版,第237-70页.
  • 2尼古拉斯·罗伊尔(NicholasRoyle)翻译.《心灵感应》("Telepathy")[J].牛津文学评论,(1988):3-3.
  • 3保罗·德·曼.《抵制理论》(The Resistance to Theory).明尼亚波利斯:明尼苏达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11页.
  • 4路易斯·阿尔图塞.《意识形态与国家意识形态机器》(“Ideology and Ideological State Apparatuses[Notes towards an Investigation]”),《列宁与哲学及其它文章》(Lenin and Philosophy and Other Essays),本·布鲁斯特(Ben Brewster)翻译.纽约:每月评论出版社,1972年版,第163页.
  • 5比尔·雷丁斯(Bill Readings).《破败的大学》(The University in Ruins).麻州:哈佛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 6乔治·阿甘本(Giorgio Agamben).《未来的社区》 (La comunita che viene).都灵:Einaudi,1990年版.
  • 7《未来的社区》(The Coming Community),麦克尔·哈特(Michael Hardt),明尼亚波利斯:明尼苏达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 8黑格尔.《美学讲稿》(Vorlesungen uber die Asthetik).《理论文集》(Theorie Werkausgabe).(美因河畔)法兰克福:Suhrkamp,1970年版,第13卷,第25期.
  • 9阿维塔尔·罗奈尔(AvitalRonell).《电话簿》(The Telephone Book).林肯:内布拉斯加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 10劳伦斯·里克尔斯(LaurenceRickels).《电话上的卡夫卡与弗洛伊德》("Katka and Freud on the Telephone")[J].奥地利现代文学:国际阿图尔·施尼茨勒研究会学刊 第22卷3/4,1989,:211-225.

共引文献551

同被引文献3

  • 1(德)齐奥尔格·西美尔著,费勇,吴〓.时尚的哲学[M]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
  • 2(美)詹姆斯·W.凯瑞(JamesW.Carey)著,丁未.作为文化的传播[M]华夏出版社,2005.
  • 3吴琼编,雅克·拉康,让·鲍德里亚等.视觉文化的奇观[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引证文献2

二级引证文献3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