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从人生际遇看纳兰性德词的艺术风格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作为清初著名词人,纳兰性德的词以哀怨凄婉的"真切"为特征,此风格的形成,与其婚姻生活关系极大。纳兰性德与妻卢氏婚后相知相惜,然卢氏命薄,婚后三年即溘然长逝,婚后的甜美感情生活与爱人离去的凄怆产生巨大的感情落差,这一情感波折直接促成了纳兰性德词风的形成。
作者
聂韬
机构地区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9期25-27,51,共4页
Journal of Leshan Normal University
关键词
求不得
爱别离
人生际遇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7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2
1
乔玲希.
论纳兰性德凄婉兼悲壮词风的形成原因[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20(3):104-111.
被引量:6
2
严迪昌.折叠多歧 摇曳情浓——读纳兰性德的悼亡词《金缕曲》[J]名作欣赏,1982(02).
共引文献
5
1
赵海红.
纳兰性德及其词作近三十年研究综述[J]
.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学报,2014,8(1):27-30.
2
汪龙麟.
纳兰词研究的世纪回顾[J]
.文学评论,2001(3):109-116.
被引量:8
3
刘红麟.
浅论纳兰性德词风的形成[J]
.满族研究,2005(4):101-107.
被引量:2
4
聂韬.
浅论纳兰词中所呈现的人生之苦[J]
.经济师,2009(8):278-279.
5
王敏.
对纳兰性德感伤词风的研究及认识深化[J]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7,36(2):41-44.
同被引文献
7
1
孙明霞.
略论纳兰性德词凄艳风格的形成原因[J]
.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20(4):85-89.
被引量:3
2
(德)歌德著,黄明嘉.歌德谈话录[M]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2005.
3
叶嘉莹.
论词之美感特质的形成及反思与世变之关系[J]
.文学遗产,2008(4):16-24.
被引量:13
4
张涛,杨雨.
以自然之眼观物 以自然之笔写情——纳兰性德和他的清初第三派[J]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169-172.
被引量:4
5
贺利.
纳兰性德悲情人格的文化成因[J]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69-73.
被引量:5
6
张菊玲,李红雨.
清代词人纳兰性德身世探赜——《纳兰词新解》序言[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50(4):85-93.
被引量:7
7
毕国忠.
王国维“境界”审美范畴下纳兰词审视[J]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7,37(2):30-35.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2
1
张丹凤.
试论纳兰性德悲情人格的审美意蕴[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1(12):137-138.
2
左育鑫.
纳兰性德生平探微[J]
.今古传奇(文化评论),2018,0(3):7-7.
1
王充闾.
爱别离——拟歌德日记[J]
.作家,2010(1):91-97.
2
梁英平.
陕北民歌的抒情特色[J]
.新西部(下旬·理论),2013(4):23-23.
3
寒水.
爱别离[J]
.东方剑,2009(2):44-54.
4
莫野.
爱别离,再相见[J]
.故事家,2015,0(9):81-81.
5
栀子.
爱要有你才完美[J]
.健康大视野,2004,0(7):40-41.
6
高慧然.
爱别离与求不得[J]
.跨世纪(时文博览),2008,0(4):62-62.
7
褚萌萌.
《西厢记》与《梧桐雨》中的爱别离苦[J]
.神州,2014(18):1-1.
8
盛琼.
爱别离[J]
.青年文学,2010(2):4-20.
9
霍明宇.
宋代令词中的“慢词作法”[J]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29(3):81-85.
10
王新春,王岩岩.
解析《简·爱》中的梦元素[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91-93.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 第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