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对次贷危机的反思——基于创新马克思理论的视角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生产的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其作用机制发生了变化,由生产的盲目增加和工人的贫困变成了相对理性的生产管理和社会化程度快速提升。与此相对应,导致经济危机的原因也就由生产的绝对的"有效需求"不足变成了边际上的"有效需求"不足。
作者 黄涛
出处 《经济论坛》 2009年第20期18-19,共2页 Economic Forum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

二级参考文献15

  • 1雷小帆.《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的根源》.《中国经济导报》,2007年8月28日.
  • 2史蒂芬·罗奇.《泡沫世界的原罪》.《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8月21目.
  • 3张强.《金融期货之父剖析次贷危机根源》.《经济参考报》,2007年9月12日.
  • 4曲德辉.《次贷危机根源动向惹中美专家京城“舌战”》.《期货日报》,2008年3月3日.
  • 5傅勇.《次贷危机原因的新解释》.《中国经济时报》,2007年11月5日.
  • 6卢铮.《次贷危机根源是全球经济扩张》.《中国证券报》,2007年12月14日,
  • 7杨学聪.《美国前财长:次贷危机根源在美国银行》.《北京日报》,2008年5月8日
  • 8巴菲特.《次贷危机爆发的根源在于银行过度冒险》[EB/OL].(2008-05-26)2008-05-27.http://finance.cctv.com/20080527/100353.shtml.
  • 9江涌.《美金融风暴祸延全球》(2008-09-18).(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8-09/19/content_10074798.htm.)
  • 10袁原.《美国因金融监管不力等在联大成众矢之的》.《北京日报》,2008年9月26日.

共引文献66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