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魂归何处 当下韩国“韩半岛分断”影片的家国叙事 被引量:2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1990年代以来的韩国出现了众多以"韩半岛分断"为题材或背景的影片,而"家"的隐喻成为其集体的叙事选择。独特的历史记忆叙述、"家国同构"的儒家政治伦理、"恨"的美学,三者构筑了此类电影的精神内核。如何更严肃、更从容地讲述民族苦难,则是其所面临的叙述正义难题。
作者 杨慧
出处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9-95,共7页 Journal of Beijing Film Academy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4

  • 1申国铉.从《生死谍变》和《共同警备区JSA》看韩国型大片的萌芽和民族主义[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3(3):52-57. 被引量:6
  • 2爱德华·W·萨义德著.知识分子论[M].单德兴译.北京:三联书店,2002:12-13.
  • 3朝鲜叛逃者惊讶地发现“电视剧里的韩国是幻象”.参考消息[N].2009-2-15.
  • 4赵东一等著.韩国文学论纲[M].周彪、刘钻扩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P295.
  • 5白乐晴著.全球化时代的文学与人-分裂体制下韩国的视角[M].金正浩、郑仁甲译,北京:中国文学出版社,1998.P113.P3.
  • 6李孝仁著.追寻快乐--战后韩国电影与社会文化[M],张敏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P231.
  • 7杨慧.亲情的政治——韩国电影中的“兄弟”隐喻[J].东方丛刊,2008(1):213-223. 被引量:2
  • 8李基白著.韩国史新论[M].历帆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4.P392.
  • 9白乐晴著.全球化时代的文学与人--分裂体制下韩国的视角.P113.
  • 10陈一鸣、董书华.半岛性格儒家文明-韩国学者谈韩国国民性格[N].南方周末.2005-4-14.

二级参考文献2

共引文献8

同被引文献10

引证文献2

二级引证文献4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