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马克思哲学中“自由”概念的政治哲学之维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对马克思哲学先后经过了知识化解释、主体性解释和实践哲学解释三次转变。马克思哲学本体论诉求的政治哲学维度是十分明显的,马克思所追求的"自由"也主要是政治自由、政治解放层面的自由,而不仅仅是与"必然"相对应的自然科学意义上的那个"自由"。
作者
赵志浩
机构地区
南开大学哲学系
出处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5期77-80,共4页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Edition of Social Sciences)
关键词
实践
理论
政治自由
政治文明
分类号
B0-0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143
同被引文献
5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2
1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M]..玛克思恩格斯选集(1)[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0.
2
马克思 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M]..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60..
共引文献
143
1
张岂之.
关于生态环境问题的历史思考[J]
.史学集刊,2001(3):5-10.
被引量:18
2
孙慕天.
论基础和主导的范畴[J]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20(11):1-6.
被引量:7
3
吕忠堂.
魏书生:走向末路还是通途——兼与蔡朝阳同志商榷[J]
.当代教育科学,2005(4):47-49.
4
陈家付.
构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和谐社会[J]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2(5):30-33.
被引量:4
5
白立强.
感性的超越与理性的回归——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对“人的本质”的界定及其当代价值[J]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9(1):54-59.
被引量:2
6
孙江.
空间生产的交往实践唯物主义建构[J]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7,21(1):9-13.
被引量:1
7
吴兴明.
“审美意识形态”与批判理论的学科化[J]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5-11.
被引量:8
8
孔德永.
当代中国社会政治认同问题研究刍议[J]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3(2):39-44.
被引量:7
9
张再林,李重.
现象学之惑:对“纯粹与不纯粹”之争的解绎[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6(3):11-17.
被引量:1
10
赵文.
马克思“总体性”的三重维度[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6(4):54-61.
同被引文献
5
1
蒋红.
批判与重构: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及其当代视域[J]
.哲学研究,2009(12):27-31.
被引量:2
2
张盾.
“道德政治”谱系中的卢梭、康德、马克思[J]
.中国社会科学,2011(3):52-68.
被引量:59
3
王代月.
市民社会批判:马克思理论研究的新视阈[J]
.兰州学刊,2011(9):13-17.
被引量:3
4
曾祥耿.
阿伦特与马克思的政治自由理论比较[J]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7(5):14-18.
被引量:2
5
李佃来.
施特劳斯、罗尔斯、马克思:政治哲学的谱系及其内在关系[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4,28(4):59-68.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1
1
于永成.
论马克思社会自由观的五重内涵[J]
.广东社会科学,2023(3):70-78.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梁勤超,李鲲,李源.
中华武术参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理论意涵、内在旨向与实践向度[J]
.体育学刊,2024,31(3):7-13.
被引量:3
1
徐益亮.
马克思哲学本体论的思维路径及基本原则[J]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3,15(3):82-84.
2
王丽媛.
浅谈马克思哲学本体论及其当代意义[J]
.才智,2015,0(21):269-269.
3
刘森林.
实践的主体性解释模式批判[J]
.哲学研究,2004(3):12-17.
被引量:7
4
朱宝信.
从实践与物质的关系重新审视马克思哲学本体论[J]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4(1):27-30.
5
张小刚,赵洁.
从三次转变看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发展[J]
.保险职业学院学报,2005,19(2):52-54.
6
闫顺利,赵红伟.
“实践思维方式”与马克思哲学本体论[J]
.东疆学刊,2010,27(4):67-71.
7
柴毅龙.
面向当代与未来的马克思哲学[J]
.昆明学院学报,2009,31(1):64-67.
8
侯继迎.
实践思维方式视域下马克思哲学的实践本体论[J]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2(2):74-78.
9
颜岩.
物质本体论还是实践本体论[J]
.甘肃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8(4):16-18.
10
闫顺利,赵红伟.
关于马克思哲学本体论的争鸣[J]
.社会科学家,2009,24(7):132-135.
被引量:2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