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国农村流出人口的决定因素分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式是西方经济学界著名的人口流动模型之一。它是建立在对"刘易斯——费景汉——拉尼斯人口流动模式"批判基础上的人口流动模型,比较符合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情况。对我国的启示是:在农业和农村内部转移、利用剩余劳动力;发展小城镇就近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开拓国际劳务市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作者
林荫
出处
《世界经济情况》
2009年第8期82-86,共5页
World Economic Outlook
关键词
人口流动模型
中国农村人口流出
城镇收入差距
失业率
分类号
F323.6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F426.6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0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31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3
1
衣光春,徐蔚.
对托达罗模型前提、变量及政策含义的新思考[J]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4(4):36-40.
被引量:13
2
孙正林,张淑芬.
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式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启示[J]
.学习与探索,2004(3):86-88.
被引量:19
3
陈蔚纯.
用托达罗模型对中国人口流动的实证简析[J]
.经济前沿,2001(12):39-41.
被引量:4
二级参考文献
10
1
蔡.
二元劳动力市场条件下的就业体制转换[J]
.中国社会科学,1998(2):4-14.
被引量:138
2
李强.当前我国城市化和流动人口的几个理论问题[A].李培林.农民工[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52.
3
蔡昉 都阳.迁移的双重动因及其政策含义--检验相对经济地位假说[A].李培林.农民工--中国进城农民工的经济社会分析[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4
李路路.向城市移民--一个不可逆转的过程[A].李培林.农民工--中国进城农民工的经济社会分析[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5
M.P.Todaro A Model of Labor Migration and Urban Unemployment in Less Developed Countries[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69, (3).
6
J.R.Harris,M.P. Todaro. Migration, Unemployment and Development: A Two-Sector Analysis [J ].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70, (3).
7
周天勇.
托达罗模型的缺陷及其相反的政策含义——中国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就业容量扩张的思路[J]
.经济研究,2001,36(3):75-82.
被引量:191
8
"中国城镇劳动力流动"课题组.
中国劳动力市场建设与劳动力流动[J]
.管理世界,2002,18(3):74-79.
被引量:52
9
董志强.
农民会失业吗?[J]
.改革与理论,2001(12):22-24.
被引量:3
10
肖文韬,孙细明.
托达罗人口流动行为模型的一个修正及其新解释[J]
.财经理论与实践,2003,24(1):23-27.
被引量:31
共引文献
31
1
陈炫亦,温浪.
改革开放以来人口流动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前沿分析[J]
.劳动经济评论,2021(1):35-51.
2
喻言.
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的修正及其政策含义[J]
.改革与战略,2007,23(8):11-13.
被引量:8
3
王大虎,李建磊,金浩.
河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实证分析[J]
.河北学刊,2007,27(2):228-231.
被引量:3
4
张杰飞,曾联平.
托达罗模型的不足与改进[J]
.消费导刊,2008(8).
5
张庆,管晓明.
单纯依靠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并不能缩小城乡收入差距[J]
.经济纵横,2006(3):47-50.
被引量:16
6
张胜蓝.
二元经济条件下的失业问题的探讨——托达罗模型的修正[J]
.龙岩学院学报,2006,24(A01):3-4.
被引量:1
7
黎鹭红.
农村劳动力流动及产生的外部性问题[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06,17(10):66-67.
被引量:1
8
朱恩青,甄林萍.
人口迁移与新农村建设[J]
.西北人口,2006,27(6):29-32.
被引量:1
9
岳冬冬,王征兵.
农民工进城的理性决策理论分析[J]
.陕西农业科学,2007,53(2):156-158.
被引量:1
10
何文卓.
托达罗模型与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两个层次转移分析[J]
.新西部(理论版),2007(06X):16-16.
被引量:2
1
孙正林,张淑芬.
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式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启示[J]
.学习与探索,2004(3):86-88.
被引量:19
2
鲁兆国,宫宏亮.
加快黑龙江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建议——拉尼斯——费景汉人口流动模型的启示[J]
.中国科技信息,2008(6):176-177.
被引量:1
3
高立金.
托达罗的人口流动模型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J]
.农业技术经济,1997(5):35-38.
被引量:17
4
陈云平,周志鑫.
从西方人口流动模型看中国农业人口的流动[J]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1995(1):35-37.
5
徐明天.
“中国制造”成本高在官员太多[J]
.大经贸,2012(11):16-16.
6
王玉华,赵平.
从经典的人口流动模型看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J]
.美中经济评论,2004,4(5):8-12.
7
范菲菲,单威.
结合人口流动模型来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J]
.商业文化(学术版),2008(2):327-328.
8
王洪伟.
论目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存在及其转移[J]
.沈阳大学学报,1997,9(2):50-54.
9
程怀儒.
刘易斯—费景汉—拉尼斯模型与农业科技创新[J]
.南方农村,2012,28(12):25-26.
被引量:2
10
蒋智华.
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启示[J]
.经济问题探索,2000(5):22-24.
被引量:11
世界经济情况
2009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