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艾滋病防治研究的近况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综述近几年在艾滋病防治方面的研究进展。主要表现在对其病原HIV的特性及其在疾病全过程各阶段病毒复制的动力学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继核苷类及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后又开发了更强的新一类抗病毒药蛋白酶抑制剂 ,并证明这些药物联用比单用更有效 ;抗HIV的多价疫苗正在研制并已进入临床试验中。
作者
池丽庄
机构地区
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
出处
《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
1998年第11期461-464,共4页
Foreign Medical Sciences(Section of Internal Medicine)
关键词
艾滋病
防治
蛋白酶抑制剂
分类号
R512.910.5 [医药卫生—内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5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49
同被引文献
15
1
连冬梅,王丹华.
手卫生现状及研究进展[J]
.中华护理杂志,2005,40(3):220-222.
被引量:66
2
蔡景一,张臣,刘红,董长江.
医护人员职业接触感染的调查与分析[J]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1994,10(8):464-466.
被引量:32
3
马瑛 李明正.首次在我国吸毒人群中发现艾滋病毒感染者[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0,11:184-185.
4
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警惕AIDS-为了中华民族的生存[M].北京:新华社出版,1993..
5
[2]Rimland D,Paul C,Jerome A,et al. Hepatitis B outbreak traced to an oral surgeon[J].N Engl J Med. 1977 Apr 28;296(17):953~8.
6
[3]Bell D M,Shapiro CN,Gooch BF,et al.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 in dentistry[J].J Public Health Dent,1993;53(2):170.
7
李建华,李晓亮,朱华.
开展预防艾滋病教育工作初探[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8,12(3):132-133.
被引量:9
8
廖苏苏,王全意,张孔来.
中国发生艾滋病毒感染流行的危险因素[J]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1998,32(6):380-382.
被引量:43
9
郑锡文.
遏制艾滋病在我国经吸毒及采供血传播的流行[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0,21(1):6-6.
被引量:106
10
曲书泉.
中国1995~1998年艾滋病哨点监测报告[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0,21(1):7-9.
被引量:73
引证文献
4
1
邵乐南,姚飞,郭三兰.
口腔医务人员职业性感染防范意识的调查与分析[J]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02,18(z1):8-9.
被引量:2
2
冯学锋.
医院感染高危科室医务人员职业性感染预防认知的调查[J]
.中医药管理杂志,2007,15(8):577-578.
3
杜杰,李淑纯.
我国AIDS的流行趋势与控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J]
.实用预防医学,2000,7(4):320-320.
被引量:5
4
姚飞,郭三兰.
口腔科医务人员职业性感染预防意识的调查[J]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2003,18(3):231-232.
被引量:42
二级引证文献
49
1
张晓梅.
洁牙操作员在牙周洁治过程中的自我防护对策[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5,11(1):86-87.
2
曾小玲.
新形势下护理临床教学探讨[J]
.九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19(4):103-104.
3
杨翼龙.
广东省梅州市2000年~2004年HIV抗体血清筛查结果报告[J]
.岭南皮肤性病科杂志,2005,12(1):68-68.
被引量:2
4
张晓梅.
洁牙操作员在牙周洁治过程中的自我防护对策[J]
.卫生职业教育,2005,23(8):14-15.
5
梁爱华,张金华.
护生岗前自我防护教育的探讨[J]
.中国护理管理,2005,5(3):23-24.
被引量:12
6
罗慧,赵小云.
加强护理人员职业安全意识及防护的探讨[J]
.当代护士(上旬刊),2005,12(9):22-23.
被引量:3
7
张明霞.
规避医疗风险 保障医疗安全[J]
.现代医院管理,2005,3(4):10-13.
被引量:2
8
贺志安,郭庆合,张铁汉.
医学检验专业学生生物安全防护教育的探索[J]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5):827-828.
被引量:12
9
林立新,杨翼龙.
梅州市艾滋病流行状况与控制对策分析[J]
.热带医学杂志,2006,6(7):800-801.
被引量:1
10
张云霞,陆海霞,贾伟.
医学实验室检验人员生物安全防护的探讨[J]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6):770-771.
被引量:24
1
鲁强.
艾滋病疫苗进入临床试验阶段[J]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03,18(1):14-14.
2
胡媛,石佑恩.
血吸虫病疫苗联合免疫的研究进展[J]
.国际医学寄生虫病杂志,2006,33(1):28-31.
被引量:3
3
姚利晓,林矫矫.
日本血吸虫病核酸疫苗的研究[J]
.中国兽医寄生虫病,2004,12(4):33-37.
被引量:9
4
张梦寒,诸葛洪祥.
汉坦病毒的DNA疫苗研究进展[J]
.江苏医药,2005,31(6):460-462.
5
朱佩娴,陈观今,余新炳,罗树红,徐劲.
恶性疟原虫疫苗研究Ⅵ.多价保护性抗原的免疫原性[J]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1996,9(4):251-255.
被引量:4
6
盛清.
脑膜炎奈瑟菌X群的克隆分型[J]
.国外医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分册),2002,29(4):252-252.
7
刘国宣,梁华.
2005年凭祥市某小学流行性腮腺炎暴发调查[J]
.广西预防医学,2006,12(2):87-88.
被引量:1
8
钟辉,余传信,李平,张艳红,朱荫昌,马清钧.
日本血吸虫DNA疫苗的构建[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02,20(2):119-120.
9
沈定文,罗金萍.
树突状细胞DNA多价疫苗抗日本血吸虫感染作用机制的研究[J]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12,28(10):996-999.
被引量:3
10
赵宝华,张莉,石振华.
基因重组卡介苗的优点及应用[J]
.生物学通报,2002,37(1):18-20.
被引量:3
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
1998年 第1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