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哲学视阈中的自尊 被引量:3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自尊是个体在自我确证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对自己"成为人"的意识,是个体较高层次的需要。自尊作为心理结构具有客观性,但作为精神需要与对精神需要的意识同一,因而总是被人所意识。不能把自尊与自爱予以混淆,前者是后者的升华。自尊往往是人在处理人与物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中所运用的一个基本评价标准,并以良心机制的形式对个体的行为发生重大作用。从具体的个体而言,社会先于个人存在,自尊是在社会中生成的,是人文精神对个体内化的结果。为了使生活在社会之中的个体能形成"成为人"的意识,就需要在人与人的关系世界中给予个体以更多的人文关怀。
作者 陈新汉
机构地区 上海大学哲学系
出处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6-24,共9页 The Journal of Humanities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06BZX009)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7

  • 1.《辞海》[M].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版.第1020页.
  • 2黑格尔.《小逻辑》[M].商务印书馆,1980.第131页.
  • 3张向葵,吴晓义.自我尊重:学校教育不容忽视的心理资源[J].教育研究,2003,24(1):53-57. 被引量:41
  • 4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
  • 5张静.自尊问题研究综述[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2):82-86. 被引量:141
  •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60年.第568、567页.
  • 7.《尚书·泰誓》[M].,..
  • 8舍勒.《价值的颠覆》[M].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142、142、161页.
  • 9康德.《道德形而上学探本》,商务印书馆1956年版,第43页.
  • 10康德 苗力田译.《道德形而上学原理》[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53-54页.

二级参考文献71

共引文献1799

同被引文献40

引证文献3

二级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