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汉语谋篇的谐音机制及其语篇模式
被引量:
5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谐音是汉语言与汉文化的突出特征之一,传统研究有很多成果,但主要从修辞技巧、民俗文化着眼,忽略了其语音结构对语篇的作用与影响。随着新兴媒体的产生与发展,汉语的谐音现象得到更多的开化与运用。从"谋篇"角度考察谐音的结构模式与语篇机理,有助于我们认识汉语谐音的本质特征,加强汉语语篇的语音问题研究。
作者
郑庆君
机构地区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中文学院
出处
《求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94-196,共3页
Seeker
基金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2008年度项目<话语的盛宴:汉语新媒体的互文性研究>部分成果
关键词
谐音
本原体
目标体
篇核
分类号
H146 [语言文字—汉语]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1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65
同被引文献
23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5
参考文献
4
1
李华.
应该设立“谐音”修辞格[J]
.当代修辞学,1999(4):49-50.
被引量:10
2
赵金铭.
谐音与文化[J]
.语言教学与研究,1987(1):40-56.
被引量:37
3
李世之.
试论汉语中的谐音字[J]
.语言教学与研究,1995(2):122-132.
被引量:8
4
郑庆君.
“互文”型手机短信及其语篇特征探析[J]
.语言教学与研究,2007(5):82-89.
被引量:15
二级参考文献
11
1
秦海鹰.
互文性理论的缘起与流变[J]
.外国文学评论,2004(3):19-30.
被引量:477
2
辛斌.
语篇互文性的语用分析[J]
.外语研究,2000,17(3):14-16.
被引量:165
3
徐盛桓.
幂姆与文学作品互文性研究[J]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5(1):59-67.
被引量:89
4
黄国文.
电子语篇的特点[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12):1-5.
被引量:84
5
郑庆君.
“拟误”格短信的功能语篇分析与语篇模型[J]
.语言科学,2006,5(1):89-98.
被引量:12
6
萨莫瓦约 邵炜译.《互文性研究》[M].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15、133页.
7
何自然 何雪林.模因论与社会语用.现代外语,2003,(2).
8
Halliday, M. A. K. & Hasan, R. 2001 Cohesion in English.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9
Julia Kristeva 1980 The Bounded Text. Leon S. Roudiez ed. Desire in Language: A Semiotic Approach to Linguistics and Art. C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0
刘承宇.
英汉语篇互文性对比研究[J]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9(3):17-20.
被引量:8
共引文献
65
1
崔月月.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谐音文化教学[J]
.汉字文化,2022(3):77-78.
2
韩雪文.
网络流行语视域下的英语翻译探讨[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4):188-189.
被引量:2
3
范维.
网络语言与谐音修辞[J]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8,22(1):65-67.
被引量:8
4
姜怡,姜欣.
异质文体互文交叉与茶典籍译文风格调整[J]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3(1):133-136.
被引量:12
5
曹德和.
汉语文化修辞学论略(下)[J]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0(3):77-82.
被引量:1
6
宋能文.
从“世界末日”与“是芥末日”说起——谈汉语网络谐音语现象[J]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下),2013(8):397-398.
7
申家修,岳静.
谐音修辞的地位和文化意蕴[J]
.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13,30(4):105-108.
被引量:1
8
安志伟.
网络词语特殊类型及其形成机制研究[J]
.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05(5):102-104.
被引量:4
9
赵.
英汉时尚词语谐音化现象的对比研究[J]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4(1):21-24.
被引量:3
10
李天广.
网络词语探析[J]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06(9):63-64.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23
1
王德春.修辞学辞典[Z].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168.
2
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2528756.htm?fr=ala0-1-1.
3
Halliday, M. A. K. & R. Hasan. Cohesion in English [ M ] . Foreign LanguageTeachingand Researching Press, 2001.
4
Halliday, M. A. K. & R. Hasan. Language, Context and Text [M]. Victoria: Deakin University Press, 1985/89.
5
钟敬文.钟敬文民间文学论集[C].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
6
[日]柳田国男.传说论[M].连湘译.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5.
7
钟年.民间故事:谁在讲谁在听?--以廪君、盐神故事为例[J].民间文化,2001(1):88.
8
(英)伯特兰·罗素(BertrandRussell)著,温锡增.我的哲学的发展[M]商务印书馆,1982.
9
张云辉.
网络语言的词汇语法特征[J]
.中国语文,2007(6):531-535.
被引量:100
10
王志清.
巴拉根仓故事中家乡风水传说的民俗解读——以阜新地区巴拉根仓的类型故事文本为例[J]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5(5):32-36.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5
1
陈培.
从谐音流行语看谐音与衔接[J]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25(1):66-70.
被引量:1
2
周洪学.
论网络语言的陌生化手段[J]
.求索,2012(1):216-218.
被引量:4
3
王志清.
物产传说的生成路径——以鞍山南果梨传说文本为研究对象[J]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2,14(5):36-39.
4
欧小林.
论广告语中的“陌生化”手法[J]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34(4):99-100.
5
王志清.
释读陕西地区后稷风物传说中的专名现象[J]
.民族艺林,2013(3):14-19.
二级引证文献
5
1
欧小林.
论广告语中的“陌生化”手法[J]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34(4):99-100.
2
刘艳.
网络语言研究综述[J]
.晋中学院学报,2015,32(5):109-114.
被引量:5
3
宋培杰.
网络语言特点探析[J]
.许昌学院学报,2015,34(6):97-100.
被引量:1
4
陈佳春.
从句段和联想关系视角阐释网络新词的衍生[J]
.海外英语,2018(17):189-190.
5
李香莲.
新兴流行人称表达式“XX子”形成动因研究[J]
.韶关学院学报,2021,42(1):76-79.
被引量:2
1
张黎黎,宋银秋.
模因论与中国英语词汇[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161-163.
被引量:5
2
李振中,张青松.
也谈“转注”[J]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3):55-59.
被引量:3
3
熊明丽.
从模因论看汉语中的英语外来词[J]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0(3):124-128.
被引量:6
4
熊明.
魏晋南北朝诸《孝子传》考论[J]
.古籍研究,2013(2):217-230.
被引量:3
5
孙雍长.
“形声”不是最能产的造字法[J]
.古汉语研究,1991(2):79-87.
被引量:1
6
李逢丹.
说“挺”的新义及其产生[J]
.学语文,2016(2):95-96.
7
李智雋.
马来语和汉语的语言禁忌比较研究[J]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16(1):147-148.
被引量:1
8
林芸.
英语习语临时变体的探讨[J]
.上海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4(3):29-31.
被引量:1
9
李倩.
再议汉语谐音词[J]
.北方文学(中),2013(3):152-153.
10
乔倩.
汉英方所概念表达的对比分析[J]
.吉林建筑大学学报,2013,30(6):115-117.
求索
2009年 第1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