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唯识根本义理辨
被引量:
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在当代唯识学研究领域,隐然有一种现象,并且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影响,那就是对玄奘所译传的有相唯识学持一种怀疑甚至否定的态度。玄奘所译传乃至创宗的法相唯识宗,在中国可谓是命运多舛。玄奘创宗后,法相唯识宗几乎是三传而绝。
作者
肖永明
出处
《法音》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27-32,共6页
The Voice of Dharma
关键词
唯识学
义理
唯识宗
玄奘
法相
怀疑
分类号
B948 [哲学宗教—宗教学]
B221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3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105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7
参考文献
4
1
陆沉.
“唯识”与“唯了别”辨析[J]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4(4):71-76.
被引量:2
2
巫白慧.
梵本《唯识三十颂》汉译问题试解[J]
.法音,2006(2):15-17.
被引量:3
3
周贵华.
唯识与唯了别——“唯识学”的一个基本问题的再诠释[J]
.哲学研究,2004(3):59-65.
被引量:9
4
慧仁.
关于玄奘大师《唯识三十颂》翻译问题之辨析[J]
.法音,2003(3):19-24.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
23
1
Williams M M. 1997,A Sanskrit-English Dictionary, Motilal Banarsidass Publishers, Delhi.
2
渥德尔.印度佛教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
3
释印顺.《印度佛教思想史》.Macrostone网络版[M].,1998年..
4
.《大正藏》.二十六、二十七、二十九册[M].毗昙部,..
5
.《大正藏》.三十一册[M].瑜伽部,..
6
.《丹珠尔》铅印版[M].西南民族学院,..
7
高崎直道等 李世杰译.《唯识思想》[M].华宇出版社,1985年..
8
霍韬晦.《安慧三十唯识释)原典译注》[M].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79年..
9
结成令闻.《世亲唯识之研究》上卷[M].青山书院,1956年..
10
吕澈.《印度佛教源流略讲》[M].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
共引文献
9
1
赖功欧.
中国哲学的研究现状及其展望——25年历程之概观[J]
.江西社会科学,2005,25(3):7-16.
2
巫白慧.
梵本《唯识三十颂》汉译问题试解[J]
.法音,2006(2):15-17.
被引量:3
3
陆沉.
“唯识”与“唯了别”辨析[J]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4(4):71-76.
被引量:2
4
周贵华.
再论“唯识”与“唯了别”[J]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4(4):77-82.
被引量:1
5
赖功欧.
中国哲学三十年研究历程之回顾[J]
.船山学刊,2008(4):5-12.
6
成建华.
关于“唯识”一词的再思考[J]
.哲学研究,2013(12):55-59.
7
成建华.
关于“唯识”一词翻译问题的再思考[J]
.法音,2014(3):12-18.
8
曹彦.
从梵语波你尼文法论证玄奘“唯识”翻译和理解的正确性[J]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4,67(6):28-37.
被引量:4
9
成建华.
再论玄奘翻译的准确性——以“唯识”一词为例[J]
.中国佛学,2015(1):129-139.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105
1
陈路曦.
还玄奘真面目——《西游记》中的唐僧与翻译家玄奘的对比[J]
.文教资料,2008(19):10-11.
被引量:1
2
惠怡安,曹红,郑炳林.
唐玄奘西行取经瓜州停留寺院考[J]
.敦煌学辑刊,2010(2):29-40.
被引量:5
3
朱成林.
《大唐西域记》所记传丝公主故事考释[J]
.黑龙江史志,2013(23):27-27.
被引量:2
4
郑桓.
回鹘文《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对源语文化概念的翻译[J]
.民族翻译,2009(4):73-76.
被引量:2
5
石利娟.
管窥《大唐西域记》对后世文学的影响[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52(S1):130-133.
被引量:1
6
黄夏年.《四十年来我国玄奘研究的综述》,《玄奘研究》,1994年刊首刊.
7
杨维中.《玄奘大师早期行历若干问题考述》,《玄奘佛学研究》,2013年第19期.
8
黄运喜:玄奘大师的晚年行实--以高宗朝为中心》,《福严会讯》,2009年第24期.
9
王继红.《梵文佛典(阿毗达磨俱舍论>语态范畴的翻译策略》,《人文丛刊·第5辑》,2010年11月.
10
释广净.《从(俱舍论)看--玄奘法师翻译之用语》,《福严会讯》,2009年第24期.
引证文献
1
1
赵欢.
近五年玄奘研究综述(2008-2013)[J]
.世界宗教文化,2015(1):148-157.
被引量:7
二级引证文献
7
1
張美僑.
佛教文獻編纂史和寫本一切經史中的《大般若經》[J]
.唐研究,2022(1):185-206.
2
李海波.
2014-2017年玄奘研究综述[J]
.普陀学刊,2019(2):236-261.
3
湛如.
长安与敦煌之间 西明寺的大乘沙门与莫高窟的敦煌贤者[J]
.敦煌研究,2021(2):21-27.
4
王继红.
从《金刚经》梵汉对勘看玄奘的翻译语法观念[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17,49(6):927-938.
被引量:4
5
李静涵.
“翻译方法”与“翻译技巧”的范畴厘定——兼论现代翻译学的学科合法性[J]
.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8,30(6):72-76.
6
海波.
2014-2018年玄奘研究综述[J]
.世界宗教研究,2019(6):172-183.
被引量:2
7
李晓敏.
考古学视野下的玄奘研究述评[J]
.宗教学研究,2019(4):139-143.
1
黄克剑.
王弼玄理辨略[J]
.哲学研究,2011(6):34-42.
被引量:5
2
胡勇,刘立夫.
王夫之认识论中的佛教影响[J]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30(4):1-5.
3
魏晓.
学会让自己快乐[J]
.成才之路,2009(12).
4
李圣锋.
朱熹经典诠释方法新解——从义理出发[J]
.柳州师专学报,2010,25(1):89-90.
5
胡可涛.
由“辨”而“辩”——荀子政治哲学中的论辩理性[J]
.甘肃理论学刊,2009(2):84-88.
被引量:1
6
渊声.
教会弟兄帮我投资失利了,怎么办?[J]
.天风,2012(6):48-48.
7
傅新毅.
法相唯识宗的义学创新[J]
.法音,2017,0(1):26-30.
被引量:3
8
郭利.
超越卑微[J]
.思维与智慧(上半月),2013(3):53-53.
9
文秀.
人生贵在“六种人”[J]
.党建文汇(上半月),2016,0(1):1-1.
10
王江.
命运多舛的杀手 螳螂[J]
.旅游纵览,2014(3):52-57.
法音
2009年 第1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