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广西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发展模式选择的思考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广西少数民族自治地方粗放型经济增长的效果很不尽如人意,落后的发展模式给民族地区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带来了危害,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势在必行。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因地制宜选择适合各地特点和实际需求的发展模式。民族自治地方新的发展模式,应该是资源消耗少、经济效益高,同时又必须是环境代价尽可能小的发展模式,是真正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作者
莫小莎
刘深
机构地区
广西社会科学院壮学研究所
四川大学数学学院
出处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9年第10期62-68,共7页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关键词
民族自治地方
经济发展模式
模式选择与实现路径
分类号
F061.5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0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83
同被引文献
2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6
1
郭丽英,任志远,邓旭升.
广西扶贫开发与城乡协调发展战略探讨[J]
.地域研究与开发,2006,25(3):100-103.
被引量:8
2
俸代瑜.
金秀瑶族自治县旅游开发之我见[J]
.广西民族研究,2004(4):118-120.
被引量:3
3
孟琳琳,包智明.
生态移民研究综述[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1(6):48-52.
被引量:73
4
方兵.
提升广西扶贫移民层次 保护大石山区生态环境[J]
.改革与战略,2004,20(6):26-29.
被引量:2
5
彭宏祥,何新华.
大石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
.农业现代化研究,2001,22(5):289-292.
被引量:3
6
广西社会科学院编,钟启泉.广西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M]广西人民出版社,2005.
二级参考文献
20
1
刘学敏,陈静.
生态移民、城镇化与产业发展——对西北地区城镇化的调查与思考[J]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2(2):61-63.
被引量:41
2
许俐俐,胡宝清,严志强,廖赤眉,覃开贤.
喀斯特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区域生态环境效应——以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为例[J]
.地域研究与开发,2005,24(6):66-71.
被引量:23
3
LIU Yan-Sui,HU Ye-Cui,PENG Liu-Ying.
Accurate Quantification of Grassland Cover Density in an Alpine Meadow Soil Based on Remote Sensing and GPS[J]
.Pedosphere,2005,15(6):778-783.
被引量:12
4
东日布.生态移民扶贫的实践与启示[J].中国贫困地区,2000,(1).
5
Qi Lu,Jin-yan Zhan,Kang-won Lee.
AN OVERVIEW ON THE URBAN-RURAL INTERACTION IN THE PAST 50 YEARS IN CHINA[J]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2001,11(3):2-9.
被引量:4
6
季六祥.
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运行体系[J]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1999,19(3):69-73.
被引量:7
7
龙忠富,唐成斌,莫本田.
贵州草业在喀斯特山区水土流失治理中的作用[J]
.贵州农业科学,2000,28(1):57-58.
被引量:21
8
蔡秋,陈梅琳.
农业资源高效集约利用是贵州喀斯特地区农业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J]
.经济地理,2000,20(4):81-84.
被引量:11
9
苏维词,朱文孝.
贵州喀斯特生态脆弱区的农业可持续发展[J]
.农业现代化研究,2000,21(4):201-204.
被引量:31
10
黄承伟.
市场经济条件下石山地区持续农业发展的几个战略问题[J]
.广西农业科学,2000,31(5):264-266.
被引量:4
共引文献
83
1
师晓娟,莫富荣,王柏润.
国家通用语言能力对西藏极高海拔生态搬迁移民生计策略选择的影响[J]
.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45(3):79-86.
2
林航.
“居而不定”和“定而不居”间的选择:敖鲁古雅鄂温克的生态知识体系和民族文化困境[J]
.北冰洋研究,2020(1):28-38.
3
钟水映,冯英杰.
生态移民可持续安置和发展的系统研究述评[J]
.中国民族学,2018(2):217-230.
被引量:1
4
黄锡富,胡宝清.
广西岩溶石漠化地区农业发展模式比较研究[J]
.学术论坛,2008,31(2):128-132.
被引量:4
5
包智明.
关于生态移民的定义、分类及若干问题[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3(1):27-31.
被引量:127
6
付桂生.
“十五”扶贫开发的经验、问题及“十一五”扶贫开发的对策——以江西省为例[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06,17(10):33-34.
被引量:2
7
黄锡富.
以适用现代农业科技发展山地现代农业——关于广西喀斯特区农业重建与可持续发展研究[J]
.学术论坛,2007,30(6):87-91.
被引量:3
8
荀丽丽,包智明.
政府动员型环境政策及其地方实践——关于内蒙古S旗生态移民的社会学分析[J]
.中国社会科学,2007(5):114-128.
被引量:204
9
刘玄启,唐小翠.
石漠化治理与新农村建设[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9(B12):61-63.
10
刘玉娟.
广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
.农业经济,2008(2):35-37.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
2
1
吕慎,柳路.毕节的第六产业[N].光明日报,2015-01-12(04).
2
翁伯琦,张伟利,王义祥.
东南地区循环农业发展的路径探索与对策创新[J]
.农业科技管理,2013,32(3):5-10.
被引量:7
引证文献
1
1
岑英.
偏远少数民族山区发展农业生态产业园的战略意义与对策研究——以贵州省黔西南州农业生态产业园发展为例[J]
.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2015,17(3):31-35.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张玲艳.
贵州省少数民族农村物流竞争力提升途径研究[J]
.物流科技,2021,44(11):104-108.
1
龙国辉.
九十年代贵州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发展的思考[J]
.贵州民族研究,1994,14(2):1-4.
2
杨莉.
民族自治地方文化经济发展研究[J]
.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28(3):63-67.
3
张克勤.
区域自治促发展 浓墨重彩写辉煌——湖南省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综述[J]
.民族论坛,2004(9):12-16.
4
何玉霞.
2013年上半年四川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发展较快[J]
.四川省情,2013(10):36-37.
5
黄敏.
对进一步加快贵州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发展的思考[J]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1(2):5-9.
6
覃照素.
试论广西少数民族自治县的可持续发展[J]
.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16(3):21-24.
被引量:1
7
杨在军,王晓霞.
关于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发展战略的探讨[J]
.西北民族研究,2002(4):118-125.
8
徐金山.
泸西县域经济发展需要突出的几个重点[J]
.企业与市场(上半月),2006(7):58-59.
9
温春娟.
近年来镇域经济理论研究取得的进展[J]
.中国国情国力,2010(8):15-18.
被引量:5
10
李保成,袁乃惠.
统筹城乡发展 壮大县域经济——铜川市县域经济发展调查报告[J]
.陕西统计与社会,2009(3):39-41.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9年 第1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