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绿色和谐发展
被引量:5
出处
《水利发展研究》
2009年第11期14-16,共3页
Water Resources Development Research
同被引文献27
-
1周强,马占杰.柴达木地区经济发展的限制性因素及对策研究[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19(3):21-25. 被引量:1
-
2方创琳,乔标.水资源约束下西北干旱区城市经济发展与城市化阈值[J].生态学报,2005,25(9):2413-2422. 被引量:65
-
3刘宝勤,封志明,姚治君.虚拟水研究的理论、方法及其主要进展[J].资源科学,2006,28(1):120-127. 被引量:114
-
4刘晓岩,席江.黄河水权转换工作中应重视的几个问题[J].中国水利,2006(7):39-41. 被引量:5
-
5燕华云.柴达木盆地水资源利用存在问题及对策[J].西北水资源与水工程,1996,7(4):69-72. 被引量:4
-
6水利部经济调节司.创新与变革--关于宁夏内蒙古水权转让情况的调研报告[N].中国水利报,2004-04-15(3).
-
7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取水许可总量控制及水资源保障方案[R].2012.
-
8毛占彪.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水资源概况及开发利用思考[J].柴达木开发研究,2007(5):4-8. 被引量:1
-
9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海西州水利局.青海雀柴这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初始水权分配与水权转让总体方案[R].北京: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011.
-
10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格尔木河流域初始水权(水量)分配方案[R].北京: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2010.
引证文献5
-
1闫丽娟,李丹,欧阳晓红,郭富庆,王学凤.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水资源配置原则与思路[J].水利发展研究,2010,10(12):44-47. 被引量:1
-
2王艳.我国水权转让案例的法律问题分析[J].人民黄河,2012,34(8):62-63. 被引量:1
-
3马维成,康爱卿,谢新民.青海省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水资源开发利用形势分析[J].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2012,10(4):310-314. 被引量:1
-
4李春花,罗正霞,陈蓉,黄芸玛.水资源约束下柴达木盆地循环经济发展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4,30(5):582-585. 被引量:1
-
5王艳.柴达木盆地循环经济试验区水权制度建设研究[J].人民长江,2014,45(13):99-101.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5
-
1李春花,罗正霞,陈蓉,黄芸玛.水资源约束下柴达木盆地循环经济发展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4,30(5):582-585. 被引量:1
-
2郑志来.缺水地区农用水权置换实践比较与优化研究[J].节水灌溉,2016(7):77-79. 被引量:1
-
3娄利华.朝阳县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及节水型社会建设分析[J].地下水,2018,40(1):182-183. 被引量:2
-
4党学亚,曾庆铭,杨炳超,顾小凡.柴达木盆地1:50000尕海镇幅水文地质图数据集[J].中国地质,2018,45(S2):30-38. 被引量:2
-
5刘琳.构建河西走廊水权交易制度之法律分析[J].法制博览(名家讲坛、经典杂文),2014(3Z):194-195.
-
1马维成,康爱卿,谢新民.青海省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水资源开发利用形势分析[J].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2012,10(4):310-314. 被引量:1
-
2袁卫民,杜广巍,石金友.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工业发展思路与框架研究[J].青海环境,2009,19(4):181-185. 被引量:1
-
3文贻炜.中国最大循环经济区崛起青藏高原[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08,28(6):60-61.
-
4袁卫民.青海省循环经济发展宏观效果浅析[J].中国工程咨询,2016(8):31-33. 被引量:1
-
5石金友,杜广巍.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工业发展思路与框架研究[J].中国工程咨询,2008(8):25-29. 被引量:2
-
6中共青海省委青海省人民政府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的实施意见[J].青海环境,2015,25(3):133-139.
-
7中共青海省委副书记姚湘成同志在全省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J].青海环境,2000,10(2):49-52.
-
8陈跃勋.清洁生产与我省水泥工业的可持续发展[J].广东建材,2014,30(11):21-23.
-
9赖国根.加强环境保护 改善生态环境[J].江西政报,2008(19):38-39.
-
10以人为本 创新发展 北京市“十一五”水旱灾害管理工作概览[J].中国防汛抗旱,2011,21(S1):77-8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