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小麦D^2型细胞质光敏雄性不育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1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自60年代具有实用价值的小麦T型不育系和相应的恢复系被发现以来,小麦雄性不育杂种优势的利用研究已取得许多进展。然而由于恢复源较少,种子皱缩,群体杂种优势不够显著等原因至今尚未大面积应用于生产[1]。小麦K型和V型不育系虽能较好地克服T型不育系的某些缺...
作者
王艳
张爱民
机构地区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科技学院
出处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1998年第4期16-18,共3页
Chinese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小麦
D^2型
细胞质光敏
雄性不育
遗传
育性转换
分类号
S512.103.2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8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19
同被引文献
100
引证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76
参考文献
2
1
吴郁文,张翠兰,刘春光,任树新,张炎.
D^2型小麦雄性不育系的育成及其特性的研究[J]
.科学通报,1994,39(17):1618-1621.
被引量:14
2
张改生.
单型小麦雄性不育系的育成及其育性恢复性能的初步研究[J]
.科学通报,1992,37(7):641-645.
被引量:8
二级参考文献
8
1
张改生.
粘、易型1B/1R小麦雄性不育系产生单倍体的遗传机理和育性恢复性能的研究初报[J]
.陕西农业科学,1989,35(6):1-6.
被引量:2
2
张改生,杨天章.
偏型、粘型和易型小麦雄性不育系的初步研究[J]
.作物学报,1989,15(1):1-10.
被引量:83
3
蒋华仁,中国农业科学,1988年,21卷,2期,95页
4
黄铁城,杂种小麦研究,1990年
5
吴郁文,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研究工作年报,1991年,56页
6
杨天章,杂种小麦研究,1990年
7
张改生,曹海录.
作物雄性不育的遗传研究与利用[J]
.陕西农业科学,1990,36(3):45-47.
被引量:1
8
张改生.
单型小麦雄性不育系的育成及其育性恢复性能的初步研究[J]
.科学通报,1992,37(7):641-645.
被引量:8
共引文献
19
1
马翎健,何蓓如,宋喜悦,胡银岗.
小麦光敏雄性不育基因的遗传分析及RAPD标记[J]
.作物学报,2004,30(9):912-915.
被引量:10
2
吴郁文,张翠兰,刘春光,任树新,张炎.
D^2型小麦雄性不育系的育成及其特性的研究[J]
.科学通报,1994,39(17):1618-1621.
被引量:14
3
张胜利,张改生,李东方,牛娜,王军卫.
几类异质非1BL/1RS小麦雄性不育系微效恢复基因累加效应的研究[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5(5):115-119.
4
刘春光,吴郁文,张翠兰,任树新,张炎.
粗厚山羊草细胞质对普通小麦遗传效应的初步研究[J]
.Acta Genetica Sinica,1997,24(3):241-247.
被引量:18
5
吴郁文,张翠兰,刘春光,任树新,张炎.
异源细胞质小麦育种技术[J]
.中国科学(C辑),1998,28(1):57-64.
被引量:19
6
张胜利,李东方,周岩,茹振钢,张改生.
小麦粘型不育系其恢复系的选择新方法初探[J]
.麦类作物学报,2009,29(3):414-418.
被引量:1
7
肖凯,谷俊涛,邹定辉,张荣铣,钱维朴.
杂种小麦及其亲本光合碳同化特性的研究[J]
.作物学报,1999,25(3):381-388.
被引量:14
8
吴晓华,张爱民,安玉麟,李元清,白海,于美玲.
D^2型细胞质光敏雄性不育小麦的初步研究[J]
.华北农学报,1999,14(3):15-18.
被引量:6
9
刘春光,吴郁文,侯宁,张翠兰,张炎.
4个普通小麦同核异质系的遗传特征研究[J]
.Acta Genetica Sinica,1999,26(6):657-665.
被引量:5
10
刘春光,吴郁文,侯宁,张翠兰,张炎.
小麦族内的核质互作研究进展[J]
.麦类作物学报,2000,20(2):73-77.
被引量:5
同被引文献
100
1
赵风梧,李慧敏,李洪武,周俊娥.
小麦光温敏雄性不育系91-1研究初报[J]
.种子,1993,12(5):61-62.
被引量:5
2
何蓓如,董普辉,马翎健,宋喜悦,胡银岗,康海岐.
光敏小麦雄性不育系A31雄性育性对光周期的反应[J]
.作物学报,2004,30(11):1176-1178.
被引量:7
3
陶军,李生荣,杜小英,庞启华,周强,欧俊梅.
抗条锈温光敏核不育小麦MTS-1的选育及利用初报[J]
.麦类作物学报,2005,25(1):132-134.
被引量:11
4
傅大雄,阮仁武.
KM型核质互作光、温敏雄性不育的发现与两系法杂交小麦的拓建[J]
.西南农业学报,1993,6(1):117-118.
被引量:20
5
王丰青,何觉民,周斌,何仪.
光温敏雄性不育小麦的研究进展[J]
.湛江海洋大学学报,2004,24(6):80-84.
被引量:17
6
宋自仁,张爱国,荆鹏晏,王勇.
小麦雄性不育系细胞质效应的比较研究[J]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1994,29(3):255-261.
被引量:3
7
吴郁文,张翠兰,刘春光,任树新,张炎.
D^2型小麦雄性不育系的育成及其特性的研究[J]
.科学通报,1994,39(17):1618-1621.
被引量:14
8
张少华,杨赞林,甘斌杰.
小麦光敏不育系皖901S研究初报[J]
.安徽农业科学,1995,23(2):97-99.
被引量:5
9
薛玺,王同昌,徐香玲,李集临.
小麦细胞质雄性不育与不同核基因组及其染色体的关系[J]
.Acta Genetica Sinica,1995,22(6):445-454.
被引量:8
10
张学勇,杨欣明,董玉琛.
醇溶蛋白电泳在小麦种质资源遗传分析中的应用[J]
.中国农业科学,1995,28(4):25-32.
被引量:137
引证文献
10
1
许育彬,康海岐.
小麦光温敏型两系法研究进展[J]
.陕西农业科学,2001,47(9):28-29.
被引量:6
2
余玲,董普辉,胡银岗,马翎健,宋喜悦,何蓓如.
三种山羊草细胞质对普通小麦F_1代株高和旗叶面积的效应[J]
.西北农业学报,2005,14(1):6-9.
3
刘玉平,王江浩,赵爱菊,陈希勇,李亚军,李尔民,柳英东.
小麦杂种优势利用体系研究进展[J]
.河北农业科学,2009,13(4):56-57.
被引量:8
4
王艳,郭小丽,张爱民,吴晓华,李润枝.
小麦细胞质光敏雄性不育育性恢复的遗传研究[J]
.麦类作物学报,2000,20(2):1-7.
被引量:5
5
马廷臣,师凤华,李卓夫.
光温敏型雄性不育小麦研究新进展[J]
.黑龙江农业科学,2002(2):32-34.
被引量:5
6
张爱民,刘冬成,聂秀玲,郭小丽,黄铁城.
杂种小麦育种的战略[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2,4(5):42-48.
被引量:35
7
蒲春雷,蒲传永,伍建春,蒲廷熙.
小麦两系杂交育种研究现状概述及光敏不育系中光121S应用前景分析[J]
.中国种业,2022(10):23-28.
8
于天峰,刁艳玲,车京玉,迟永琴,李长辉,王岩,邵立刚,张爱民,鄂立柱.
小麦D^2型细胞质光敏雄性不育性的研究[J]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2,33(4):324-330.
被引量:1
9
宋亚珍,陈天佑,雷国材,耿东梅,王强,路明.
普通小麦PTS光温敏雄性不育的遗传分析[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31(3):47-50.
被引量:16
10
余玲,董普辉,陈小燕,马翎健,宋喜悦,何蓓如.
三种山羊草细胞质对普通小麦F_1代穗部性状的效应[J]
.麦类作物学报,2003,23(4):40-42.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76
1
赵永厚.
冬小麦不同组合F_1代主要性状杂种优势分析[J]
.吉林农业科学,2007,32(4):12-16.
被引量:4
2
宋亚珍,王军卫,钱学娅,陈天佑.
小麦生态雄性不育材料PTS与多品种(系)杂交后代性状分析[J]
.西北农业学报,2005,14(6):30-33.
3
赵彬.
小麦加代研究进展及其在育种中的应用[J]
.种子,2004,23(7):43-46.
被引量:10
4
王丰青,何觉民,周斌,何仪.
光温敏雄性不育小麦的研究进展[J]
.湛江海洋大学学报,2004,24(6):80-84.
被引量:17
5
余玲,董普辉,胡银岗,马翎健,宋喜悦,何蓓如.
三种山羊草细胞质对普通小麦F_1代株高和旗叶面积的效应[J]
.西北农业学报,2005,14(1):6-9.
6
王绍美,许立峰,付宪奎,贾兴华,吴斌.
我国烤烟杂种优势利用现状与展望[J]
.中国烟草科学,2005,26(1):6-9.
被引量:31
7
柳迅生.
小麦杂种优势研究现状及利用对策[J]
.贵州农业科学,2005,33(4):91-93.
被引量:4
8
刘宏伟,刘秉华,张改生,王振华.
陕西关中地区杂种小麦强优势组合优势型研究[J]
.西北植物学报,2005,25(8):1553-1557.
被引量:1
9
刘宏伟,刘秉华,张改生,王振华.
RAPD分子标记与小麦杂种优势相关性研究[J]
.麦类作物学报,2005,25(6):1-5.
被引量:11
10
詹克慧,崔党群,吕德彬,许海霞,程西永,范濂,董中东.
小麦K型不育系的易恢性及育性恢复的稳定性研究[J]
.作物学报,2005,31(11):1490-1494.
被引量:6
1
张庆勤,张立异,朱文华,谢水仙.
簇毛麦在小麦抗病育种中的利用[J]
.植物保护学报,1998,25(1):41-45.
被引量:19
2
姚鸿,李传友,谢纬武,吴郁文,张炎,王斌.
小麦D^2型与K型、V型、T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线粒体DNA的RAPD比较分析[J]
.Acta Botanica Sinica,1998,40(10):922-927.
被引量:8
3
姜静,刘伟华,李集临.
小麦D^2型光敏性细胞质雄性不育的研究进展[J]
.植物研究,1997,17(2):168-173.
被引量:1
4
吴郁文,张翠兰,刘春光,任树新,张炎.
D^2型小麦雄性不育系的育成及其特性的研究[J]
.科学通报,1994,39(17):1618-1621.
被引量:14
5
姜静,刘伟华,石锐,张月学,李集临.
小麦D^2型光敏性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在不同光照条件下可溶性蛋白的比较分析[J]
.植物研究,1998,18(1):68-72.
被引量:2
6
姚鸿,谢纬武,李传友,吴郁文,张炎,王斌.
D^2型小麦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及其保持系和恢复系线粒体DNA的比较研究[J]
.Acta Genetica Sinica,1998,25(1):67-73.
被引量:11
7
余永绵.
具有山羊草属细胞质小麦的光周期敏感细胞质雄性不育性[J]
.湖南农学院学报,1995,21(2):208-212.
被引量:1
8
蒲传永,胡昌川,杨鹰.
小麦T型不育系新恢复源“84-5”的研究[J]
.国外农学(麦类作物),1992(2):45-47.
被引量:3
9
张爱民,王艳,刘冬成,郭小丽,聂秀玲,李润枝.
小麦D^2型细胞质长日光敏雄性不育可能分子机理的研究初报[J]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01,9(3):223-226.
被引量:2
10
徐乃瑜,严家骐.
光周期敏感细胞质雄性不育小麦的研究[J]
.武汉植物学研究,1998,16(2):97-105.
被引量:17
中国农学通报
1998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