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两系杂交稻培两优特青不同栽培方式与产量的关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研究了两系法杂交水稻培两优特青的产量与不同栽培方式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的秧龄和基本苗是影响培两优特青产量的主要因素。秧龄不宜超过30天,否则产量呈下降趋势;增加基本苗,有利于提高有效穗而获得高产;栽植规格和育秧方式。
作者
马铮
崔满星
何盛莲
宋世枝
祁玉良
金开美
机构地区
信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出处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1998年第8期11-13,共3页
Journal of Henan Agricultural Sciences
关键词
水稻
培两成特青
基本苗
栽植规格
育秧方式
分类号
S511.044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
1
潘晓华,石庆华,程永盛,李木英.
两系法杂交水稻培两优特青双晚栽培的高产特性及栽培对策研究[J]
.杂交水稻,1998,13(1):18-20.
被引量:3
共引文献
2
1
李曙光,黄健文,王丰,廖亦龙,吴玉坤,陈志远,彭惠普,郑海波.
培矮64S制种“九二0”施用技术初探[J]
.杂交水稻,1999,14(S1):25-27.
2
李曙光,王丰,黄健文,陈志远,吴玉坤,廖亦龙,郑海波,彭惠普.
惠满丰对培矮64S异交特性的改良研究[J]
.广西农业科学,2000,31(1):5-7.
被引量:9
1
李学华.
栽好设施李关键技术[J]
.果农之友,2006(2):48-48.
2
黄炳川.
水稻新组合“两优培九”优化栽培试验[J]
.福建农业科技,2006,37(4):1-2.
3
龚福保,梁小敏,黄英金,吴淼生,吴蔼如,雷利华.
不同播期、不同密度对车前生物性状及产量影响的研究[J]
.江西农业学报,2008,20(11):55-57.
被引量:1
4
赵立武,丁亦进,何志彪,李卓吾,徐秋生.
培两优特青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J]
.杂交水稻,1994,9(5):39-40.
被引量:3
5
唐建初,李稳香.
杂交水稻两用核不育系人工气候室育性鉴定技术[J]
.种子,2001,20(6):75-75.
被引量:3
6
鲍颂平.
培两优特青连片示范高产栽培技术[J]
.种子科技,1999(2):46-47.
7
赵立武,丁亦进,何志彪,李卓吾,徐秋生.
培两优特青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J]
.杂交水稻,2000,15(S2):91-92.
被引量:2
8
罗孝和,白德朗.
两系杂交水稻的选育[J]
.杂交水稻,2000,15(S2):13-15.
被引量:4
9
罗孝和,邱趾忠,李任华,白德朗.
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培两优特青的选育[J]
.杂交水稻,1994,9(5):7-9.
被引量:20
10
严振忠,刘金旺.
两系杂交稻“培两优特青”制种技术要点[J]
.福建农业科技,2000,31(1):22-22.
河南农业科学
1998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