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传播学批判学派学术思想及对教育传播的启示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对传播学批判学派及其学术思想进行解读,旨在借鉴不同流派的长处,从教育传播技术、教育传播研究方法以及教育传播效果等方面揭示了批判学派学术思想对教育传播的启示与指导意义,以促进教育传播学的研究与实践的发展。
作者
邱婧玲
机构地区
西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与传播学院
出处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27-30,共4页
E-education Research
关键词
批判学派
经验学派
学术思想
教育传播
传播绩效
分类号
G40-057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1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64
同被引文献
38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14
参考文献
6
1
李彬.
批判学派纵横谈[J]
.国际新闻界,2001,23(2):64-70.
被引量:16
2
陈力丹.
关于传播学研究的几点意见[J]
.国际新闻界,2002,24(2):52-54.
被引量:36
3
陈力丹.
谈谈传播学批判学派[J]
.新闻与传播研究,2000,7(2):33-38.
被引量:8
4
王怡红.
传播学两大学派的对立与交融[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27(2):51-58.
被引量:4
5
徐姗姗.
批判学派视野中的电视媒介[J]
.文教资料,2006(1):35-36.
被引量:1
6
梅琼林.
方法论:传播学批判学派与经验学派的比较分析[J]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7(3):134-140.
被引量:9
二级参考文献
31
1
殷晓蓉.
战后美国经验主义传播学的演变及其启示[J]
.新闻大学,1999(2):27-31.
被引量:7
2
刘北成.《福柯思想肖像》[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219-220.
3
[2][法]霍克海默,阿多诺.《启蒙辩证法》[M].重庆出版社,1990.
4
[3][美]兹·布热津斯基.《大控制与大混乱》[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5
[5][法]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M].重庆出版社,1988.
6
贝尔 丹尼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三联书店,1989年..
7
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M].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版..
8
拉瑞·劳丹 刘新民(译).《进步及其问题》[M].华夏出版社,1999..
9
斯诺著 纪树立译.《两种文化》[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4年版..
10
张锦华.《传播批判理论》[M].台湾黎明文化事业公司,.第212页.
共引文献
64
1
张健.
论中国传播学研究的“路径依赖”现象[J]
.国际新闻界,2009,31(1):33-37.
被引量:1
2
张荣华.
议程设置理论与媒介民主[J]
.新闻世界,2010(1):78-79.
被引量:1
3
陈月明.
2007年我国传播学理论研究及评估[J]
.东南传播,2008(8):1-4.
4
陈洪波.
浅议传播学两大主导流派的方法学分野[J]
.东南传播,2007(12):79-80.
5
王勇.
从美国主流传播研究的生成反观其特征[J]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9,16(1):4-7.
6
徐帆.
20世纪20年代的维也纳与实证主义传播研究:一种学术前史的简略考察[J]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0,17(5):8-12.
7
陈力丹.
近年中国新闻传播学研究概述[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8(4):80-87.
被引量:3
8
陈新民,马瀚.
全球化背景下的民族志电视观众研究[J]
.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2004(4):33-36.
被引量:3
9
罗曼.
中国传播学创新的文化维度与现代视野[J]
.理论界,2006(6):148-149.
10
段鹏.
关于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发展的思考[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7,29(3):117-119.
被引量:9
同被引文献
38
1
李运林.
教育传播研究:重要性与新领域[J]
.电化教育研究,2009,30(3):5-11.
被引量:23
2
张振伟.
提高教育传播效果的途径分析[J]
.文教资料,2008(12):103-104.
被引量:2
3
陈力丹.
试论传播学方法论的三个学派[J]
.新闻与传播研究,2005,12(2):40-47.
被引量:56
4
赵荣芬.
卫星电视教育传播模式的管理与实践[J]
.科学咨询,2006(04X):28-29.
被引量:1
5
皮武.
工具理性主义在中国教育中的扩张及其反思[J]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2006,21(2):72-75.
被引量:4
6
李默.
新媒体技术与教育教学[J]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6(6):70-73.
被引量:12
7
胡忠青.
人文关怀:媒介传播的核心理念[J]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4):34-36.
被引量:8
8
梅琼林.
方法论:传播学批判学派与经验学派的比较分析[J]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7(3):134-140.
被引量:9
9
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33.
10
臧海群,张晨阳.受众学说:多为学术视野的关照与启迪【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122-125,130-132.
引证文献
4
1
胡晓玲.
基于传播学批判学派的教育传播效果分析[J]
.电化教育研究,2010,31(11):44-48.
被引量:2
2
王娟,孔亮.
法兰克福学派的媒介批判理论对教育传播研究的启示[J]
.电化教育研究,2011,32(7):30-34.
被引量:6
3
胡钦太,唐小旋.
论信息时代教育传播研究的新内涵[J]
.电化教育研究,2011,32(11):28-32.
被引量:6
4
李娉婷.
西方不同学派羞怯观及其对青少年教育的启示[J]
.中华少年,2016,0(26):8-8.
二级引证文献
14
1
曾庆东,张国恒.
教育传播理论对CAI课件制作的启示[J]
.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12,29(4):5-6.
2
吴鹏泽.
信息化环境下的教育传播效果优化策略[J]
.电化教育研究,2011,32(6):34-37.
被引量:17
3
王娟,孔亮.
法兰克福学派的媒介批判理论对教育传播研究的启示[J]
.电化教育研究,2011,32(7):30-34.
被引量:6
4
刘微娜.
2011年我国法兰克福学派传播思想研究综述[J]
.新闻世界,2012(4):164-165.
被引量:1
5
江颜飞,陈卓瑶,王琪珊,钟会群,霍佳敏,黄俊杰.
媒介批判能力的现状及应对策略——基于广州十所高校学生的调查分析[J]
.西部广播电视,2013,34(06X):19-21.
被引量:1
6
谭宁,伍晓红,陈玲莉,吴莹.
信息时代基础课课堂教学的一些思考[J]
.大学教育,2014(2):80-81.
被引量:1
7
赵倩.
浅议信息时代课堂教学的改革[J]
.网友世界,2014,0(20):283-283.
8
夏宇.
慕课对教育传播效果影响的研究[J]
.课程.教材.教法,2015,35(10):37-40.
被引量:2
9
祖昊.
基于“法兰克福”学派理论反思媒体娱乐化的危害[J]
.才智,2012(16):176-177.
10
杨红丽,高伟.
教育游戏培养小学生媒介批判能力初探[J]
.考试周刊,2016,0(22):165-166.
1
胡晓玲.
基于传播学批判学派的教育传播效果分析[J]
.电化教育研究,2010,31(11):44-48.
被引量:2
2
梅琼林.
批判学派与经验学派方法论的比较分析[J]
.当代传播,2008(5):15-17.
被引量:5
3
徐姗姗.
批判学派视野中的电视媒介[J]
.文教资料,2006(1):35-36.
被引量:1
4
胡斐佩.
系统应用教育传播技术 全面提高外语教学质量[J]
.外语电化教学,1989(4):3-7.
被引量:1
5
慈玉鹏.
《伟大的组织者》和管理知识的获得[J]
.管理学家(实践版),2010(1):47-52.
6
那木拉,王俊霞.
高校教师负面情绪对教育传播效果的影响[J]
.科技信息,2011(8).
被引量:1
7
李醒民.
论哲人科学家哲学思想的多元张力特征[J]
.学术界,2002(1):171-184.
被引量:8
8
梁晶晶.
现代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的冲击及影响[J]
.信息与电脑,2016,28(4):214-214.
被引量:7
9
吴鹏泽.
信息化环境下的教育传播效果优化策略[J]
.电化教育研究,2011,32(6):34-37.
被引量:17
10
丘林.
影响教育传播效果的因素分析[J]
.成功,2009(8):70-71.
被引量:1
电化教育研究
2009年 第1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