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技术支持的有效教学命题研究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也随之进行,讨论有效教学的理念与策略,就显得十分迫切与必要了。从"技术支持的有效教学"命题提出的背景、命题中的两个关键词和意义对等转换方面对其进行了解析,展示了该命题的丰富含义和正确性。
作者
赵国庆
张菲菲
张榕玲
机构地区
兰州城市学院传媒学院
出处
《软件导刊.教育技术》
2009年第11期18-19,共2页
Software Guide
关键词
技术支持
有效教学
命题解析
分类号
G434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1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217
同被引文献
3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2
1
杨开城,王斌.
从技术的本质看教育技术的本质[J]
.中国电化教育,2007(9):1-4.
被引量:43
2
何克抗.
正确理解“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目的、意义及内涵[J]
.中国电化教育,2006(11):20-21.
被引量:176
二级参考文献
11
1
倪钢.
技术本质的隐喻理解及其微观解释[J]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4,21(6):75-78.
被引量:5
2
陈文化,沈健,胡桂香.
关于技术哲学研究的再思考——从美国哲学界围绕技术问题的一场争论谈起[J]
.哲学研究,2001(8):60-66.
被引量:25
3
张弘政.
从技术的二重性看技术异化的必然性与可控性[J]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5,22(5):63-65.
被引量:27
4
刘同舫.
技术的异化与技术的边界[J]
.理论界,2006(7):196-199.
被引量:5
5
杨开城.
教学系统分析技术的初步研究[J]
.中国电化教育,2007(8):1-5.
被引量:30
6
贝尔纳·斯蒂格勒,裴程译.技术与时间-爱比米修斯的过失[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29-30.
7
曹克.
变化和发展中的技术哲学[J]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0,16(6):19-23.
被引量:8
8
赵建军.
技术本质特性的批判性阐释[J]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17(3):35-38.
被引量:25
9
管晓刚.
关于技术本质的哲学释读[J]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17(12):18-22.
被引量:21
10
丁俊丽,赵国杰,李光泉.
对技术本质认识的历史考察与新界定[J]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1):88-92.
被引量:14
共引文献
217
1
杨小红.
教育信息化环境下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构建[J]
.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08,21(4):24-25.
被引量:6
2
李呈林.
基于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调查及分析[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10):183-184.
被引量:1
3
任萍.
中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现状及提升途径研究——以绥化市中学为例[J]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4):143-144.
4
幸雁.
我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08,24(4):9-9.
被引量:6
5
何春钢.
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对策研究[J]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2):99-100.
被引量:4
6
杨杏本,顿小艳.
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模式研究[J]
.南方论刊,2007(5):45-45.
被引量:1
7
汪和生.
分布式认知与知识管理视角下的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项目推进的新思路[J]
.中国电化教育,2007(7):18-21.
被引量:5
8
余娟.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中案例教学的研究[J]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7,23(8):22-25.
被引量:1
9
汪和生.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者培训的研究与实践[J]
.教育信息技术,2007(8):27-30.
10
何显文,何耀敏,刘福来.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中存在的问题研究[J]
.科技广场,2007(8):190-191.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3
1
连进军,杨旻旻.
试论有效课堂教学的主要特征[J]
.高等理科教育,2007(2):13-17.
被引量:13
2
刘知新.化学教学论(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L.
3
陈龙根,陈晶晶.
成人高等教育有效教学的含义及特征[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26(9):174-176.
被引量:12
引证文献
1
1
叶祥芳,林长春.
试论中学化学有效教学的心理学基础与教学策略[J]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30(5):62-65.
1
郭胜光.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考命题研究[J]
.中学数学研究,2009(7):6-8.
被引量:1
2
加强命题研究 促进考试与评价改革[J]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中教研究),2002(7):83-83.
3
孟伯谨.
让命题研究成为数学教师专业成长的助推剂[J]
.中学数学(初中版),2013(4):61-64.
被引量:1
4
付翠.
初中英语教学中“单元检测”的命题研究[J]
.学周刊(中旬),2016(5):34-35.
被引量:1
5
薛伟强.
深度思维绝非一道好题的唯一标准——与王生老师商榷[J]
.中学历史教学,2015,0(3):48-52.
6
纪海玉.
数学阅读:一个重要的教学命题[J]
.新课程(综合版),2009(10):48-48.
被引量:1
7
张必发.
加强命题研究促进专业发展[J]
.科学咨询(下旬),2011(7):49-50.
8
本刊“阅读历史创设新题”活动征稿敬告读者[J]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3(5):1-1.
9
王玉东.
新知是旧知的自然生长[J]
.小学数学教师,2014(4):57-59.
10
方龙云.
做一个立足实践、理性思考的研究者——特级教师周红阳在高考作文命题研究上的贡献[J]
.教学月刊(中学版),2012(1):23-26.
软件导刊.教育技术
2009年 第1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