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中国古代政治童谣的伪造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中国古代政治童谣的本质,是建立在常识理性基础上的政治判断,指引人们的政治选择,然而它常以神秘怪异的形式出现,这使它成为强大的政治工具,服务于自己的目的:或攻击政敌,或自造舆论。同时对政治童谣的是否真伪的辨别,也就有了生死存亡的意义。
作者
舒大清
机构地区
湖北师范学院文学院
出处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03-106,共4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古代政治童谣研究>(批号07BZW016)阶段成果
关键词
政治童谣
理性精神
真伪
分类号
I206.5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3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32
同被引文献
16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3
参考文献
7
1
《后汉书》,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159,970页.
2
《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62年,第6246页.
3
清·杜文澜.《古谣谚》,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951页.
4
杨义.
感悟思维与诗词创作[J]
.贵州社会科学,2009(8):4-6.
被引量:1
5
李定广.
唐末五代文人的“悲剧意识”及其文艺转化[J]
.贵州社会科学,2008(4):74-79.
被引量:3
6
张大为.
历史意识与先锋诗歌观念的现代性重构[J]
.贵州社会科学,2008(4):67-73.
被引量:3
7
王建疆.
中国文学的和谐问题刍议[J]
.贵州社会科学,2008(2):64-77.
被引量:11
二级参考文献
23
1
符杰祥.
悖谬的和谐——论左翼浪漫主义文学文本的双重性征[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47(6):51-54.
被引量:1
2
李凌,徐大军.
生命的反和谐超越——李贺诗歌的自戕意识解读[J]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20(1):100-102.
被引量:1
3
臧棣.
现代性与新诗的评价[J]
.文艺争鸣,1998(3):45-50.
被引量:37
4
臧棣.
后朦胧诗:作为一种写作的诗歌[J]
.文艺争鸣,1996(1):50-59.
被引量:72
5
胡遂.
关于佛教与晚唐山水诗的综合思考[J]
.求索,1987(6):89-92.
被引量:3
6
欧阳江河.
89后国内诗歌写作——本土气质、中年特征与知识分子身份[J]
.花城,1994,0(5):197-208.
被引量:44
7
王建疆.
人与自然关系的嬗变对文学发展的影响[J]
.学术月刊,2005,37(6):11-14.
被引量:6
8
何西来.
论社会的和谐与文艺的和谐[J]
.文学评论,2006(4):5-19.
被引量:13
9
王建疆.
中国诗歌史:自然维度的失落与重建[J]
.文学评论,2007(2):22-27.
被引量:8
10
孔颖达.毛诗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共引文献
32
1
陈仲义.
动力与陷阱:新诗现代性的“症结”[J]
.中国文学研究,2009(3):106-108.
2
舒大清.
中国古代政治童谣与谶纬、谶语、诗谶的对比[J]
.求索,2008(11):164-166.
被引量:7
3
盛新华,龚定名.
心灵和谐视野下的和谐语言构建[J]
.贵州社会科学,2009(2):106-110.
被引量:1
4
谢忠明,李寄.
论傅雷的后期翻译[J]
.江汉论坛,2009(11):107-111.
被引量:1
5
刘凤芹.
和谐:路遥小说的审美追求[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4):134-138.
被引量:2
6
沈晴.
论当代写作“个人化”概念的意义建构与中国文学精神传统[J]
.河南社会科学,2010,18(6):159-161.
被引量:1
7
舒大清.
中国古代政治童谣的题材、内容和语言形式[J]
.文艺研究,2011(8):47-52.
被引量:5
8
孔令刚.
零售组织演变理论与我国零售业态变革[J]
.华东经济管理,2000,14(2):86-87.
被引量:3
9
朱光耀.
乱世文学的“悲剧意识”及其“美术”转化[J]
.芒种(下半月),2013(11):120-121.
10
唐力行,卢利源.
试论中国封建社会的剩余劳动——兼论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延续的原因[J]
.江海学刊,1983(2):92-97.
同被引文献
16
1
刘复生.
宋朝“火运”论略——兼谈“五德转移”政治学说的终结[J]
.历史研究,1997(3):91-105.
被引量:43
2
周书云.
童谣巫术论[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5(3):151-154.
被引量:5
3
徐凤先.
中国古代异常天象观对社会影响的历史嬗变[J]
.自然辩证法通讯,1995,17(3):21-27.
被引量:8
4
王剑.
论童谣中巫术思想的表现与影响[J]
.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6,23(5):65-67.
被引量:5
5
舒大清.
论中国古代政治童谣的消长规律[J]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7(2):25-28.
被引量:6
6
吕肖奂.谶谣简论[J].中国俗文化研究:第二辑,2004:44.
7
舒大清.
中国古代政治童谣与谶纬、谶语、诗谶的对比[J]
.求索,2008(11):164-166.
被引量:7
8
张梦倩,杜成宪.
“荧惑说”与“童子之情”——从童谣的历史变迁透析传统儿童观和儿童教育观[J]
.教育学报,2009,5(6):107-113.
被引量:8
9
朱溢.
隋唐礼制史研究的回顾和思考[J]
.史林,2011(5):178-187.
被引量:3
10
王瑾.
中国古代童谣论[J]
.杭州教育学院学报,2000,4(1):19-25.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2
1
孙立群,郭娜娜.
浅析魏晋南北朝时期童谣的社会影响力[J]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6(4):77-80.
被引量:3
2
赵瑶丹,陈敏思.
中国古代童谣的神秘化[J]
.东岳论丛,2023(3):61-71.
二级引证文献
3
1
姜欢.
中古时代的儿童身体观——兼论政治文化中的儿童意象[J]
.中国社会历史评论,2023(1):10-27.
2
马洋洋,赵瑶丹.
近十年来中国古代谣谚研究(2008—2018)[J]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41(1):64-68.
被引量:1
3
孙丰硕.
《晋书》中谶谣的史载特点[J]
.今古文创,2023(17):60-62.
1
舒大清.
由两则政治童谣的考察看它的理性精神[J]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1(1):89-92.
2
舒大清.
中国古代政治童谣与谶纬、谶语、诗谶的对比[J]
.求索,2008(11):164-166.
被引量:7
3
舒大清.
对两则避世政治童谣的比较[J]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4(6):42-46.
4
舒大清.
论中国古代政治童谣的附会[J]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0(2):34-37.
被引量:1
5
舒大清.
中国古代政治童谣的题材、内容和语言形式[J]
.文艺研究,2011(8):47-52.
被引量:5
6
王梓屹,钟良.
谈《红与黑》中的于连[J]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6,1(6):68-70.
被引量:11
7
孙传钊.
孤独的歧路[J]
.中国图书评论,2011,34(3):75-80.
8
蔡伟杰.
貂蝉形象解析[J]
.读书文摘(青年版),2014(11):1-2.
9
梅朵.
略谈百年遭遇中的现实主义[J]
.文艺理论研究,1997(5):26-32.
10
姜明.
《三国演义》中的女性形象分析[J]
.魅力中国,2009,0(7):128-128.
被引量:2
江汉论坛
2009年 第1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