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批评“职业化”的反思
出处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8,共4页
Jinan Journal(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参考文献3
-
1牛学智.一个可以当做主体论的问题[J].南方文坛,2008(2):1-1. 被引量:1
-
2阿瑟·C·丹托.美的滥用[M].王春晨,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
-
3[英]约翰.凯里.艺术有什么用[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7.
-
1毛慧玉.文学批评主体素养漫议[J].荆州师专学报,1991,14(1):43-46.
-
2王玫.中国古代文学批评主体的发展与演变[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3,15(2):68-70. 被引量:1
-
3张楠.矛盾一生的苏雪林[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4,30(11):147-148.
-
4褚燕.非有妙悟者不可与言诗——论中国古代文学批评主体的思维方式[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8,26(2):35-37.
-
5张振龙.建安“文的自觉”化的“人的觉醒”[J].天中学刊,2006,21(3):91-95. 被引量:2
-
6朱学智.吾妻学买菜[J].食品与生活,2004(4):27-27.
-
7张凤兰,姜双丹.关于提高德育工作者队伍素质的探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1):37-37.
-
8秦忠翼,邹正昌.坚持开展健康的文学批评[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1999,23(1):25-28.
-
9胡璟.网络环境中文学批评的重组与构建[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2(4):118-122. 被引量:2
-
10何玉平.三拳击破书面表达坚冰[J].高考金刊,2007(9):43-45.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