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公共精神:非政府组织问责的价值维度 被引量:2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NGO问责失效的根源在于公共精神的缺失。因此,NGO问责机制的建构必须根植于公共精神的培育。而在当代中国的语境中,要培育公共精神,必须从以下方面着手:健全市场经济体制,完善政府体制,大力发展公民社会,建构立足于传统文化精华并结合时代精神的新型文化,强化公共意识教育。
作者 郜绍辉
出处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8-81,共4页 The Journal of Yunnan Administration College
关键词 公共精神 NGO 问责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7

  • 1丽莎·乔丹,等.非政府组织问责:政治、原则与创新[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 2乔治·萨拜因.政治学说史(下)[M].北京:商印书馆,1986.
  • 3黑格尔.历史哲学[M].王造时,译.北京:北京三联书店出版,1956:165.
  • 4霍尔巴赫.自然政治论书馆[M].北京:商印书馆,1989.
  • 5爱德华·希尔斯.市民社会的美德:国家与市民社会--一种社会理论的研究路径[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
  • 6张英.民主政治的功效差,但不会闯祸南方周末--专访历史学家许倬云[N].南方周末2009-1-15.
  • 7亚里士多德 廖申白译.尼各马可伦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共引文献474

同被引文献15

引证文献2

二级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