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马克思社会交往理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被引量:11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马克思社会交往理论立足于现实的人和人的现实活动,重视主体间交往活动对社会发展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认为交往的普遍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基础。马克思社会交往理论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尊重大学生主体地位、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转向以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走向交往实践等方面具有重要启示。
作者 徐水华
出处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90-193,共4页 Hubei Social Sciences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4

二级参考文献4

  • 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59.
  • 2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94.
  • 3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 4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共引文献2619

同被引文献71

引证文献11

二级引证文献20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