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英山话中复指受事的“它”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英山话的"它"除了有第三人称代词的一般用法外,还可以复指受事成分,在"V+它"、"P+V+它"、"把+P+V+它"、"让+P+V+它"等特定的句式中,"它"与受事成分之间的照应不受人称和数的限制,而且,用这个复指性的"它"的句子一般表示未然的情况,表示已然情况的句子则一定不能用这种"它"。
作者
胡海琼
机构地区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国际教育交流中心
出处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5期132-134,共3页
Journal of Huanggang Normal University
关键词
英山话
复指受事
它
分类号
H030 [语言文字—语言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27
同被引文献
15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5
1
陈淑梅.英山方言志[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2
朱建颂.武汉方言词典[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
3
朱冠明.
湖北公安方言的几个语法现象[J]
.方言,2005,27(3):253-257.
被引量:28
4
易亚新.常德方言的“它”字句[J].语言学论丛(第二十八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5
麦耘.广州话以“佢”复指受事者的句式[A].詹伯慧.第八届国际粤方言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二级参考文献
5
1
袁毓林.
祈使句式和状态补语的类[J]
.汉语学习,1991(1):16-21.
被引量:33
2
A.贝罗贝.
早期“把”字句的几个问题[J]
.语文研究,1989(1):1-9.
被引量:43
3
刘海章.
湖北荆门话中的“V人子”[J]
.语言研究,1989(1):97-97.
被引量:9
4
乔全生.
山西方言“子尾”研究[J]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18(3):55-65.
被引量:38
5
曹广顺,遇笑容.
中古译经中的处置式[J]
.中国语文,2000(6):555-563.
被引量:39
共引文献
27
1
张玉苹.
宜昌方言中的“哒”[J]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30(S1):72-74.
被引量:7
2
吴继章.
河北魏县方言与“着”有关的两个问题[J]
.语文研究,2006(1):54-60.
被引量:9
3
王东,罗明月.
河南罗山方言“把+O+V+它”式处置式[J]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7(6):84-87.
被引量:10
4
石毓智,刘春卉.
汉语方言处置式的代词回指现象及其历史来源[J]
.语文研究,2008(3):52-55.
被引量:10
5
吕建国.
慈利方言“A人子”式形容词和名词[J]
.汉语学报,2008(3):44-49.
被引量:8
6
石毓智.
汉语方言语序变化的两种动因及其性质差异[J]
.民族语文,2008(6):19-27.
被引量:2
7
王晓薇.
鄂城方言中的“V/A个死”[J]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09(2):88-89.
被引量:1
8
石毓智,王统尚.
方言中处置式和被动式拥有共同标记的原因[J]
.汉语学报,2009(2):43-53.
被引量:24
9
辛永芬.
豫北浚县方言的代词复指型处置式[J]
.中国语文,2011(2):164-168.
被引量:9
10
郭辉.
淮北方言的“拜”字句[J]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2(2):27-31.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
15
1
陈宁萍,张惠英.
汉语普通话中第三人称代词的用法[J]
.当代语言学,1986(4):151-154.
被引量:4
2
沈家煊.
“语法化”研究综观[J]
.外语教学与研究,1994,26(4):17-24.
被引量:1162
3
唐正大.
关中方言第三人称指称形式的类型学研究[J]
.方言,2005,27(2):109-118.
被引量:44
4
朱冠明.
湖北公安方言的几个语法现象[J]
.方言,2005,27(3):253-257.
被引量:28
5
李崇兴,胡颖.
武汉方言中由“V+他”形成的祈使句[J]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6,25(6):71-73.
被引量:12
6
王东,罗明月.
河南罗山方言“把+O+V+它”式处置式[J]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7(6):84-87.
被引量:10
7
石毓智,刘春卉.
汉语方言处置式的代词回指现象及其历史来源[J]
.语文研究,2008(3):52-55.
被引量:10
8
叶祖贵.
河南固始方言表处置义的“V头”及“头”的合音来源[J]
.中国语文,2009(5):451-453.
被引量:7
9
辛永芬.
豫北浚县方言的代词复指型处置式[J]
.中国语文,2011(2):164-168.
被引量:9
10
黄晓雪.
宿松方言中句末带“佢”的祈使句[J]
.语言研究,2011,31(2):64-69.
被引量:12
引证文献
2
1
刘宗保.
汉语官话方言中“把”字处置句代词复指功能演变等级分析[J]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20,34(4):43-49.
被引量:2
2
方清明.
江西浮梁方言代词“渠”的复指用法[J]
.方言,2022,44(1):54-58.
二级引证文献
2
1
王迟,欧阳娇.
常德方言韵律制约句法现象初探[J]
.荆楚学刊,2022,23(1):45-52.
2
蒋瑶,陈瑶.
连城姑田方言的复指代词“伊”[J]
.肇庆学院学报,2024,45(3):80-85.
1
李浙红.
略论“之”字的一般用法——《韩非子》中的“之”字研究之一[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11):126-127.
被引量:1
2
钱秀芸.
从语用歧义角度探析“和”、“或”[J]
.科教文汇,2014(6):48-49.
3
杜慧珍.
忻州方言中的疑问代词[J]
.青春岁月,2017,0(1):45-45.
4
浦秀芬.
简析文言文中的形容词[J]
.怀化师专学报,2001,20(6):68-69.
5
周宗武.
略谈法语省略句的一般用法[J]
.外语教学,1980,1(1):43-48.
6
孙梅然.
英语常用动词的特殊性[J]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995,13(3):19-23.
7
吕祥忠.
趣谈THAT[J]
.今日中学生(下旬)(初三),2009(12):33-33.
8
郝光顺.
修辞和词汇、语法的关系[J]
.当代修辞学,1982(3):46-46.
9
张丽萍.
英语虚拟语气的特殊用法讲练[J]
.英语知识,2008(7):42-44.
10
尧世元.
“把”的一种用法[J]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1):111-112.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