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先秦儒家诗意言说方式产生的文化背景及意义生成机制 被引量:1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先秦儒家处于"神谕论"向"人义论"嬗变的文化语境中,为了有效地宣扬其政治伦理以及道德修养等思想,采取"托古言志"、"以诗言志"、"比德喻志"等富有民族文化特色的诗意言说方式。这种言说方式的产生有其特定的文化背景,其意义生成机制主要体现在按照"以善统真"、"以美促善"原则去导引倾听者"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从而"修于己"。
作者 冯铁山
出处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99-102,共4页 Thinking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诗意德育促进学生积极人格和谐发展实践案例与理论问题研究"阶段性成果(BEA090063)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5

  • 1俞启定.《先集两汉儒家教育》,济南:齐鲁书社出版,1987年,第6-8页.
  • 2申扶民.康德的审美认识论与合目的性[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0(2):25-30. 被引量:2
  • 3王国维.《观堂集林·殷周制度论》,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477页.
  • 4J. L. Austin, J. O. Urmson, Marina Sbisa, 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5, p. 174.
  • 5夏静.《礼乐文化与中国文论早期形态研究》,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第189-193页.

二级参考文献5

  • 1加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卷)[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420.
  • 2康德 邓晓芒译.判断力批判[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 3韦尔施.重构美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
  • 4Wolfgang Welsch, Undoing Aesthetics [M]. SAGE Publications, 1997.
  • 5Ernst Cassirer, Rousseau Kant Goethe [M].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70.

共引文献1

同被引文献25

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