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汉字思维与海外华文诗学的建构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只有在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上,在世界文学的视野中探寻出海外华文文学的最根本、最普遍的思维方式、意义生成方式和规则,然后借鉴中外古今的诗学理论资源,自铸新词,才能建构出有着自己的范畴和体系的诗学话语。海外华文文学不只是汉语言艺术,更是汉字艺术。海外华文诗学的建构应当把汉字思维和汉字意义生成方式作为其"地基"的"地基"。
作者
杨学民
机构地区
南京晓庄学院人文学学院
出处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
2009年第4期31-34,共4页
Forum for Chinese Literature of the World
关键词
汉字思维
华文
诗学
分类号
I106 [文学—世界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1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51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6
1
李如龙.
汉语和汉字的互动与和谐发展[J]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49(2):108-116.
被引量:14
2
曹顺庆,王庆.
中国文学理论的话语重建[J]
.文史哲,2008(5):5-12.
被引量:26
3
饶芃子.
拓展海外华文文学的诗学研究[J]
.文学评论,2003(1):176-179.
被引量:13
4
石虎.字象篇[J]诗探索,1996(03).
5
石虎.论字思维[J]诗探索,1996(02).
6
申小龙.
汉字人文精神论[J]
.江苏社会科学,1995(4):111-115.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
21
1
朱立元.
走自己的路──对于迈向21世纪的中国文论建设问题的思考[J]
.文学评论,2000(3):5-14.
被引量:102
2
王吉辉.
固定语的现代汉语范围问题[J]
.南开语言学刊,2002(1):81-90.
被引量:1
3
罗宗强.
古文论研究杂识[J]
.文艺研究,1999(3):111-121.
被引量:61
4
曹顺庆.
文论失语症与文化病态[J]
.文艺争鸣,1996(2):50-58.
被引量:476
5
季羡林.
门外中外文论絮语[J]
.文学评论,1996(6):5-13.
被引量:99
6
郭小武.
古代汉语极高频字探索[J]
.语言研究,2001,21(3):69-84.
被引量:21
7
郭英德.
文学传统的价值与意义[J]
.中国文化研究,2002(1):16-17.
被引量:21
8
蒋寅.
对“失语症”的一点反思[J]
.文学评论,2005(2):163-166.
被引量:40
9
胡晓明.
中国文论的正名——近年中国文学理论研究的“去西方中心主义”思潮[J]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5(5):5-15.
被引量:19
10
陈伯海.
从古代文论到中国文论——21世纪古文论研究的断想[J]
.文学遗产,2006(1):8-10.
被引量:15
共引文献
51
1
吴恙.
从中西文学交流失衡看“失语症”[J]
.中外文化与文论,2019,0(2):274-284.
被引量:1
2
周金声,郑继娥,王连荣.
国际中文教育新理念及其教材教法新模式的探讨[J]
.汉字文化,2023(12):91-93.
3
何志荣.
象形传播与表情包文化生产:一种文化记忆的视角[J]
.未来传播,2021,28(1):79-84.
被引量:2
4
刘泽华.
主体性的焦虑:学术反思浪潮下的时代症候[J]
.古代文学理论研究,2022(1):99-116.
5
胡贤林.
范式转换还是学科重构?——关于华文文学与华人文学的思考[J]
.华文文学,2007(5):44-52.
被引量:1
6
高鸿.
比较文学对华文文学研究的启示与作用[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11):43-45.
被引量:1
7
李凤亮.
海外华人学者批评理论研究的几个问题[J]
.文学评论,2006(3):183-188.
被引量:17
8
陈涵平.
试论北美新华文文学的研究价值[J]
.中国比较文学,2006(3):93-101.
被引量:1
9
饶芃子.
我与比较文学[J]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3(1):126-130.
被引量:1
10
曹顺庆,杨一铎.
立足异质 融会古今--重建当代中国文论话语综述[J]
.社会科学研究,2009(3):166-174.
被引量:13
1
郭洪雷.
汪曾祺小说与中国古代文章学传统[J]
.天津社会科学,2016(1):126-132.
被引量:2
2
邓伟龙,尹素娥.
汉语言文字:依象而存的空间性媒介——兼论中国古代诗学的空间性[J]
.郑州师范教育,2012,1(2):42-48.
被引量:1
3
何英,何英.
重“字”之“本”——论鲁迅对表达之准确性与形象性的追求[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3(3):13-13.
4
孙昊楠.
试论中国书法中的情感表达在现代汉字艺术中的传承[J]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2010(10):138-140.
5
汤建宇.
消费对民族音乐文化认同的影响[J]
.时代文学,2008(18):156-157.
6
狂喜的背后[J]
.科技创新与品牌,2012(11):1-1.
7
饶芃子.
拓展海外华文文学的诗学研究[J]
.文学评论,2003(1):176-179.
被引量:13
8
陈玉珊.
垦比较文艺学“飞地”,探海外华文诗学奥秘——饶芃子的文艺学研究特色[J]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0(4):105-110.
9
杨乃乔.
汉字思维与汉字文学——比较文学研究与文化语言学研究之间的增值性交集[J]
.文艺理论研究,2015(3):6-15.
被引量:3
10
裘戎.
灯谜,汉字的艺术[J]
.咬文嚼字,2006(5):4-7.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
2009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