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促进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良性互动的建议
被引量:
4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两个基本方面,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科学构建两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1)坚持以党内民主带动基层人民民主,确保基层人民民主健康发展;(2)通过相关制度的创新和完善,推进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的互动;(3)建设党内双向互动机制,提高党员民主参与程度,为基层民主的实现路径提供重要借鉴;(4)努力规范党内选举制度,实现以党内民主选举推动社会民主选举。
作者
马冀
机构地区
北京联合大学商务学院社科部
出处
《理论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2期52-53,共2页
Theory Front
关键词
党内民主
人民民主
良性互动
建议
分类号
D616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41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41
1
胡伟.
党内民主与政治发展:开发中国民主化的体制内资源[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41(1):1-11.
被引量:150
2
胡小君.
县乡党政领导干部选举制度改革的路径探讨——兼论人民民主与党内民主的融合式发展[J]
.求实,2004(9):27-29.
被引量:1
3
高新民.
论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的互动关系[J]
.重庆社会科学,2004(C00):86-90.
被引量:8
4
李强.
“丁字型”社会结构与“结构紧张”[J]
.社会学研究,2005(2):55-73.
被引量:421
5
陈家喜,邹永松.
十六大以来党内民主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
.理论探讨,2005(5):138-141.
被引量:3
6
原方.
民主政治建设的必由之路: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J]
.理论探索,2005(6):35-37.
被引量:5
7
肖立辉.
中国民主化改革的困境与路径选择——“党内民主、基层民主理论与实践”学术座谈会综述[J]
.开放时代,2006(6):153-158.
被引量:5
8
王宝明.
依法化解社会矛盾的政策建议[J]
.中国行政管理,2007(2):34-37.
被引量:16
9
胡承槐.
社会民主、党内民主、民主执政范畴的基本内涵及逻辑关系——兼谈浙江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经验[J]
.浙江社会科学,2007(4):49-53.
被引量:1
10
田改伟.
试论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的辩证关系[J]
.政治学研究,2007(2):16-26.
被引量:30
引证文献
4
1
任妤.
近年来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关系的研究综述[J]
.贵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2):41-44.
2
孙培军.
党内民主示范和带动人民民主的实现途径研究综述[J]
.岭南学刊,2011(2):65-68.
3
陈忠禹.
论村级党内民主建设与村民自治权保障之间的良性互动[J]
.晋中学院学报,2013,30(5):12-14.
4
黄建军.
当前中国社会矛盾的根源及化解之策[J]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6(1):32-37.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陈金钊,杨铜铜.
界定“法治方式”的依据[J]
.法学,2017(5):27-38.
被引量:5
1
李禄俊.
民主选举是党内民主的基石[J]
.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12,23(2):5-7.
2
那青阳,赵延民.
党内民主选举品评[J]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5(6):19-20.
3
舒艾香.
党内民主选举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J]
.理论参考,2009(9):30-32.
被引量:1
4
丁军.
加强党内民主建设的几点论述[J]
.科技与企业,2010(4):89-89.
5
钟国安.
关于完善党内竞争性选举制度的思考[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09(23):215-216.
6
谭用发.
严明纪律是搞好党内民主选举的重要保证[J]
.党建研究,2007(3):28-29.
7
宿秀平,聂家华.
延安时期全党学习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
.传承,2011,0(1Z):4-5.
被引量:1
8
聂继红.
邓小平从严治党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当代价值[J]
.宁夏党校学报,2016,18(5):28-32.
被引量:1
9
李鹏,刘存龙.
周恩来廉政建设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2(6):30-33.
被引量:2
10
李江红.
略论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时代背景[J]
.法制与社会,2008(22).
被引量:1
理论前沿
2009年 第2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