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10kV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的分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介绍了广东省10kV配电网中性点三种接地方式,阐述了三种接地方式各自的特点。
作者
陆伟群
机构地区
广东锦兴电力设计有限公司
出处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9年第32期70-70,共1页
Heilongji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关键词
中性点不接地
消弧线圈接地
电阻接地
分类号
TM727.2 [电气工程—电力系统及自动化]
TM727 [电气工程—电力系统及自动化]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
1
杨卫东,姜霞,林剑.
深圳电网10kV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分析[J]
.广东电力,2002,15(3):19-22.
被引量:8
二级参考文献
1
1
李福寿.消弧线圈自动调谐原理[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3..
共引文献
7
1
潘泳潮.
配电网的单相接地方法和故障研究[J]
.科技创新导报,2009,6(3):90-90.
被引量:1
2
程天宇.
浅谈10kV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J]
.云南电力技术,2011,39(2):86-88.
被引量:1
3
邱梓华.
10kV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的探讨[J]
.技术与市场,2012,19(4):60-61.
被引量:3
4
王亮.
基于10kV电网系统中性点接地电阻柜的研究与应用[J]
.电源技术应用,2015,18(5):52-54.
5
徐丙垠,李天友.
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若干问题的探讨[J]
.供用电,2015,32(6):12-16.
被引量:37
6
王亮.
基于10kV电网系统中性点接地电阻柜的研究与应用[J]
.变频技术应用,2015,10(5):78-80.
7
周佳威,王勇,王春柳.
小电阻接地改造引起配电网若干问题的探讨[J]
.机电信息,2018(18):34-35.
1
徐怀远,戴文彬,陆建侃.
浅析配电网中性点经消弧线圈的接地方式[J]
.华东科技(学术版),2012(9):195-196.
被引量:1
2
陈云锋.
风电场升压站低压侧中性点接地方式[J]
.云南电力技术,2011,39(6):52-53.
被引量:3
3
丁超,黄乐.
浅议城市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的发展方向[J]
.科技风,2013(18):251-251.
4
陈兰鑫.
酒钢中低压供配电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存在问题分析探讨[J]
.冶金动力,2016(2):9-10.
被引量:1
5
李海舰.
配网中性点接地方式分析探讨[J]
.机电信息,2014(36):14-15.
6
程天宇.
浅谈10kV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J]
.云南电力技术,2011,39(2):86-88.
被引量:1
7
孙育方.
小电流接地系统中相电压不平衡的分析[J]
.贵州电力技术,2006,9(9):56-58.
8
李智,张艳桃,方旭东.
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仿真研究[J]
.陕西电力,2013,41(2):59-63.
被引量:3
9
殷建刚,彭丰,王维俭.
合理配置发电机中性点接地方式[J]
.电力设备,2001,2(4):67-70.
被引量:19
10
夏熙,何磊.
消弧线圈接地系统的设计[J]
.电气技术,2007,8(6):74-76.
被引量:4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9年 第3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