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殊途同归的两位文化巨人——简析巴金与马哈福兹的家族小说 被引量:1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巴金与马哈福兹的家族小说虽然在时代背景、内容、主题方面存在着诸多相似之处,但却表现了不同的精神面貌。本文通过对两部巨著的文本分析发现:两位作家对旧式家庭基于“爱”和“恨”的不同认识、对书中相似人物的命运的迥异处理,分别表现出的是“憎”与“爱”的不同人生哲学;然而,在这两种看似相反的人生哲学背后所回荡的对世界的悲悯、对人类的爱却是相同的,秉持的是同一的人道主义立场。
作者 陆怡玮
出处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38-140,共3页 Theoretical Studies in Literature and Art
基金 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项目资助,(项目编号:B702)阶段性成果 上海外国语大学青年基金资助项目“现代情境与传统精神——试论马哈福兹家族小说的当代意义”(2008114028)的阶段性成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9

  • 1巴金.《和读者谈(家)》,见巴金.《家》,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7年版,第416页.
  • 2巴金.《关于(家)--给我的一个表哥》,见巴金.《家》,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7年版,第404页.
  • 3马丽蓉.论马哈福兹“三部曲”空间性的文化叙述[J].阿拉伯世界,2003(6):55-60. 被引量:3
  • 4马哈福兹.《两宫间》,陈中耀,陆英英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版,第1页,.
  • 5空草.萨伊德谈马哈福兹[J].外国文学评论,2001(1):149-150. 被引量:2
  • 6马哈福兹.《怡心园》,陈中耀,陆英英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版,第172页,第173页.
  • 7陈思和.《中国现当代文学名篇十五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21页.
  • 8苏雪林.《二三十年代的作家与作品》,台北:台湾广东出版社1979年版,第393页.
  • 9拉贾乌·纳高什.《纳吉布·马哈福兹回忆录》,开罗.《金字塔报》翻译出版中心1998年版,第296页.

共引文献3

同被引文献14

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