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凉山彝族家支文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从凉山彝族家支文化与新农村建设相互关系的角度,提出了如何充分发挥凉山彝族家支文化中的优良传统,引导彝族家支文化服务于新农村建设的途径和方法。以期为相关部门更好地完成国家建设小康和谐新农村的宏伟目标,提供参考。
作者
马吉勋
机构地区
西昌学院
出处
《农技服务》
2009年第10期146-147,共2页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SERVICE
基金
四川省教育厅"凉山民族地区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研究"(07SA036)
关键词
新农村
家支
文化
凉山彝族
分类号
F320.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4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51
同被引文献
11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4
1
张海霞,庄天慧,杨锦秀.
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评价实证研究——以“三州”地区为例[J]
.乡镇经济,2009,25(1):66-69.
被引量:2
2
刘正发.
凉山彝族家支文化特性初探[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5(4):50-54.
被引量:16
3
蔡富莲.
当代凉山彝族家支聚会及其作用[J]
.民族研究,2008(1):48-55.
被引量:35
4
蔡富莲.
市场经济体制下凉山彝族家支、习惯法与彝区社会治安问题研究——以彝族聚居县美姑、昭觉、布拖为例[J]
.贵州民族研究,2006,26(6):19-26.
被引量:12
二级参考文献
14
1
曲福田,何军,吴豪杰.
江苏省新农村建设指标体系、实现程度与区域比较研究[J]
.农业经济问题,2007,28(2):62-66.
被引量:43
2
李虹,田亚平,石义霞.
村级新农村建设评价实证研究——以湖南省衡南县工联村为例[J]
.农业经济问题,2007,28(4):77-80.
被引量:13
3
四川省民委,省农业厅,省畜牧局,省农科院.加快四川民族地区特色农业发展对策建议的调研报告[R].成都:四川省民委,2006.
4
赵曦.四川甘孜藏区反贫困战略问题研究[Z].成都:四川省农委,2006.
5
省民委办公室.四川民族工作调研报告集[C].成都:四川省民委,2006.
6
四川省发改委民族处.我省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R].成都:四川省发改委,2006.
7
庄天慧,张海霞,等.2007年全国中青年农业经济学者年会论文集[C].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
8
美姑县公安局国内安全保卫大队上报凉山州公安局国内安全保卫支队材料.
9
熊卫纲.关于如何整合民间调解资源、构建民族地区“大调解”新格局的调查报告[J].凉山审判,2005,(1):24-24.
10
潘正福.从一些贩毒案件的审理谈凉山毒品犯罪新趋势[J].凉山审判,2005,(2):8-8.
共引文献
51
1
杨梅,约其佐喜.
流动的“共同体”:一个凉山彝族村庄的人类学考察[J]
.西南边疆民族研究,2023(1):256-268.
2
郑宇,杨素.
经济人类学视野下的债务再分配—互惠机制研究——以大凉山温泉村彝族诺苏支系为例[J]
.民族学论丛,2023(3):47-55.
被引量:1
3
牛绿花.
少数民族习惯法:构建西部和谐社会的法治源泉——一种法律人类学的阐释[J]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1):75-80.
被引量:2
4
郝亚明,朱荟.
试论城市化进程中的少数民族妇女外流——以凉山彝族为例[J]
.西北人口,2009,30(2):72-77.
被引量:1
5
谢晶.
凉山彝族自治州女性毒品犯罪对策研究[J]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9,24(1):121-127.
被引量:2
6
罗章,赵声馗.
家支在当前凉山彝族乡村治理中的功能研究——基于社会资本理论的分析视角[J]
.云南社会科学,2009(3):73-78.
被引量:19
7
许巧云,王美英.
汉、彝、英姓氏人名所反映的民族文化初探[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30(9):9-12.
8
刘童童,李英华,李雨波,靳雪征,王新伦.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农村地区艾滋病健康教育现状调查及策略建议[J]
.中国健康教育,2010,26(5):334-337.
被引量:18
9
罗利群,张洁.
试析凉山彝族家支文化中的和谐教育内涵[J]
.科教导刊,2011(8):18-19.
10
潘高峰.
试论阻滞少数民族国家法信仰生成的不利因素[J]
.南方论刊,2011(8):30-33.
同被引文献
11
1
陈桂棣 春桃.中国农民调查[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
2
易谋远.彝族史要[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3
文强.凉山彝族习惯法的历史流变-以案例分析为中心的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8.
4
王明东,孔军.
近二十年来彝学研究述略[J]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5(3):56-61.
被引量:8
5
叶祥松.
论新农村建设与解决“三农”问题的关系[J]
.特区经济,2008(4):179-180.
被引量:3
6
王亚飞,董景荣.
新农村建设中的文化贫困问题与对策--破解“三农”问题的一种视角[J]
.农业现代化研究,2008,29(3):285-288.
被引量:12
7
黄启健.
建设新农村 解“三农”难题——广西新农村试点建设两年回眸[J]
.当代广西,2008(12):48-49.
被引量:3
8
罗显扬,周富裕,曹雨,张正秋,何波,安青.
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凤冈县田坝村试点为例[J]
.贵州农业科学,2009,37(11):199-202.
被引量:2
9
杨仁德,向华,魏善元.
贵州新农村建设的人才战略研究[J]
.贵州农业科学,2009,37(11):203-206.
被引量:4
10
赵声馗.
多中心治理视角下凉山彝族家支治理经验研究[J]
.前沿,2009(12):106-110.
被引量:9
引证文献
2
1
郭家明.
新农村建设对解决“三农”问题的探讨[J]
.农技服务,2010,27(2):290-291.
被引量:2
2
刘卫华.
澜沧江流域和凉山彝族经济社会发展现状[J]
.青年与社会(下),2015,0(6):75-77.
二级引证文献
2
1
田长路.
论和谐社会建设中“三农”问题的改革[J]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4):87-88.
2
韩涛.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探究[J]
.中国科技投资,2013,0(30X):136-136.
被引量:2
1
王羽翔,马亭,王健.
昭觉县畜牧扶贫工作的探索[J]
.中国牧业通讯,2006(19):26-27.
2
图片新闻[J]
.国土资源通讯,2016,0(10).
3
甘露.
关心攀西地震灾区职工[J]
.供电行业信息,2008(10):5-5.
4
莫洛依古莫,张大勇.
彝族“家支文化”与传统养老机制的现代价值——以凉山州Y县L村为例[J]
.新西部(中旬·理论),2015(4):31-32.
5
何正权.
信阳毛尖被踢出中国十大名茶 专家支招拯救[J]
.普洱,2008,0(3):82-83.
6
专家支招我县玻璃行业发展[J]
.玻璃艺术,2005,3(4):62-62.
7
张妍.
思路一变财源来[J]
.农家参谋,2017,0(2):66-67.
8
梁艳菊.
凉山彝族妇女儿童发展中心[J]
.中国民族,2009(10):54-55.
9
深化改革 强化管理 积极探索走开放型统计之路——记凉山彝族自治州统计局[J]
.统计教育,2007(4).
10
黄承宗.
四川凉山彝族古代养羊考[J]
.农业考古,1996(1):222-224.
农技服务
2009年 第1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