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杜威课程理论的困境与生存论视角下的课程知识存在方式

Dewey's Puzzle in Curriculum Theory and the Existing Mode of Knowledg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xistence Theory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杜威提出的教材"心理化"是为了解决"知识"与"经验"对立的课程问题,然而,此方案却存在着手段与目的的冲突,其课程理论困境的实质是忽视了课程知识及其存在方式。为此,应从生存论视角重新审视课程知识及其存在方式问题,并让课程知识在教材中以"动姿化"的方式存在。 In order to resolve the curriculum problem of the opposition between "knowledge" and" experience", Dewey proposed"let the text materials psychologize". But the resolution brings about eontradiction between means and goals. The essence of the puzzle in his curriculum theory is that it neglects the curriculum knowledge and its existing mode. So we should re-consider the curriculum knowledge and its existing mod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xistence theory, and then let the curriculum knowledge appear to be dynamic in the text materials.
出处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4期101-104,共4页 Journal of Hunan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Social Science Edition)
关键词 课程知识 存在方式 动姿化 curriculum knowledge existing mode dynamic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8

二级参考文献25

  • 1滕大春.他人的误解与自身的不足——关于杜威教育理论的批判和研究[J].教育研究与实验,1987(4):47-53. 被引量:9
  • 2[美]小威廉姆E·多尔著,王红宇译.《后现代课程观》,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5-6页.
  • 3[德]马克斯·舍勒著,艾彦译.《知识社会学问题》,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第45页,第119页.
  • 4[美]A·J·赫舍尔著,隗仁莲译.《人是谁》.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83页.
  • 5[德]卡尔·雅斯贝尔斯著,鲁路洋.《尼呆—其人其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307页.
  • 6[德]尼采著,田立年译.《哲学与真理》.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2页.
  • 7[美]阿尔温·托夫勒等著,陈峰译.《创造一个新的文明》.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24页.
  • 8[美]华勒斯坦等著,刘健芝等译.《学科·知识·权力》,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49页.
  • 9[美]杰里夫·里夫金等著,吕明等译.《摘,一种新的世界观》.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155、152页.
  • 10[法]让一弗·利奥塔等著,超一凡等译.《后理代主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4页.

共引文献294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