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美德与人的存在 被引量:5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现代社会是日趋理性化、普世化的公共社会,在这样一个以公域为主的时代,规范伦理成为了现代道德的主导形态,个体美德似乎只能退回私人生活领域。然而,当我们对道德本身进行追问时,总是要面对这样的问题:美德何以必要?从人之本体论存在视阈看,美德既是人的存在方式,同时又参与了人之存在本身的实现和完善,这种实现和完善是通过人的实践获得的。因此,美德与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作者 秦越存
出处 《道德与文明》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5-68,共4页 Morality and Civilization
基金 浙江省教育厅一般项目(Y200803615)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6

  • 1贺来.现代人的价值处境与“责任伦理”的自觉[J].江海学刊,2004(4):41-46. 被引量:51
  • 2Alasdair Maclntyre. After Virtue. Second Edition. 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Press, 1984:187.
  • 3[美]A.麦金太尔.追寻美德[M].宋继杰,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242.
  • 4Alasdair MacIntyre. Dependent Rational Animals-Why Human Beings Need Virtue, Carus Publishing Company, 1999: 124.
  • 5李文阁.生物性与人的存在方式[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18(3):26-29. 被引量:3
  • 6[德]兰德曼.哲学人类学[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6.

二级参考文献8

  • 1Ronald Dworkin, "Liberalism", edited by Stuart Hampshire: Public and private moraltiy, Cambrige University Press, 1978, pp. 114-143.
  • 2韦伯.《学术与政治》[M].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第193页.
  • 3科瑟.《社会学思想名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 4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导言[M].三联书店,1989年版..
  • 5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三联书店,1992年版.第142页.
  • 6韦伯.(经济与社会》[M].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508页.
  • 7艾恺著.《世界范围内的反现代化思潮》[M].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05页.
  • 8[美]埃·弗洛姆(Erich Fromm) 著,孙依依.为自己的人[M]三联书店,1988.

共引文献75

同被引文献31

引证文献5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